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土地日 > 第20个全国土地日 > 集约用地

黄骅:节约集约用地成风尚

2010-06-03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商 汤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河北省黄骅市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南倚山东,西接沧州,土地总面积1803平方公里,人口42万,海岸线长65.8公里,处于环渤海、环京津的“双环”枢纽地带。跨世纪的黄骅大港已建成运营,境内石黄、津汕高速及朔黄、黄万、沧黄铁路、205和307国道纵横交错,区位优势明显。

    面对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严格土地管理的形势,黄骅市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抓住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土地例行督察之机,强化措施,严格管理,以“双保”为目标,以集约节约用地为前提,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严控增量、深挖潜力,着力破解用地难题,实现了既保护资源又保障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强化执法,打造良好用地环境

    一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土地例行督察后,根据各类问题整改进展情况,黄骅市政府加强研究、健全制度、落实责任,自2008年8月以来,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由国土、公安、各乡镇等有关单位参加的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制定出台了《黄骅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联合执法监察的实施办法》等多个专件,明确了各级各相关部门的责任,使国土资源部门独自承担监管责任,转变为以政府为主体的共同责任。

    为整合执法力量,转变执法难的局面,黄骅市从国土、建设、公安、纪检、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抽调业务精、作风硬、素质高的工作人员,专门组建了黄骅市土地建设监察联合执法大队,作为常设机构,实行联合办案、集中行动。

    二是加强基层信访及土地动态巡查。黄骅市进一步完善了信访接待制度,认真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把职责分工、分片管理、任务目标及完成时限等细化量化落实到具体人。健全完善了土地动态巡查责任制,划定动态巡查责任人,将任务落实到人;加大巡查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查结合的原则,保证巡查每月不少于四次;建立健全巡查台账,以各村治保主任为督察员完成了全市土地执法监督网络建设,随时掌握全市违法违规使用土地的情况出现,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违法占地的发生,净化了用地环境。

    开创耕地保护新局面

    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全市实行市、乡、村三级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增强保护耕地的法定性和强制性,并将各行政区域内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列入主要责任人的考核目标,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使其成为各乡镇、各行政村工作的头等大事。这确保了全市耕地保有量89.4万亩、基本农田保有量77.1万亩目标的顺利实现。

    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黄骅市土地后备资源十分丰富,素以“洼大村稀”著称。目前已列入国家级土地开发项目库的有8.8万亩。列入省级的有13万亩。黄骅市在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中牢固树立科学开发观念、可持续利用观念、质量观念和效益观念,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确保每个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近年已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13个,开发整理各类盐碱荒地3.4万亩,新增耕地2.2万亩。已通过省级验收的吕桥镇土地开发项目为国家级项目,新增耕地7275亩,当地群众增收487万元,被誉为“富民工程”。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实施,实现了耕地有增无减、质量有升无降,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着眼内涵挖潜,节约集约成风尚

    2009年,黄骅市国土资源局紧紧抓住黄骅大发展、快发展的机遇,积极服务好黄骅新城起步工程道路用地及重点项目工程用地,千方百计争取用地指标,争分夺秒搞好用地组卷,实行“横向工作纵向管理”,在最短的时间内出色完成供地工作。全年上报审批用地5447亩,争取新增用地指标4357亩,为新城建设和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保障。

    与此同时,黄骅市积极开发未利用地,清理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不仅在新增指标有限的情况下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用地空间,更使得节约集约用地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一是千方百计开发未利用地。黄骅市拥有89万亩未利用地,其中盐碱地39万亩、荒草地6.4万亩、滩涂36万亩,其他土地7.6万亩,另外还有可利用的废弃砖窑用地1.1万亩。黄骅市专门制定了《黄骅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将其与产业布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未利用地分布情况,从整合土地资源入手,实施工业小区整合,减少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其中,东兴工业区规划面积164公顷,全部为未利用地,90%以上是盐碱地,目前进区项目18个,其中超亿元的2个,超5000万元的2个;吕桥石化工业区内的信诺立兴煤化工项目总投资5.38亿元,占地384亩,全部为未利用地和原吕桥二砖厂废弃地。

    根据省委、省政府将渤海新区黄骅新城建设作为拉动冀中南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地带的要求,结合黄骅市城市周边未利用地多、面积较大且集中连片的特点,黄骅市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下大力气建设了市区西北部的“大学城”和南部的“模具城”。目前已有两所大学入区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增加2万城市人口;“模具城”规划占地1500亩,总投资4亿多元,进区企业达到210家。

    为积极响应省委“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要求,落实沧州市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发展隆起带的号召,黄骅市市立足沿海未利用地及滩涂丰富、腹地广阔的实际,坚持以土地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风电、热电、仓储、物流等沿海临港经济。目前,由国华能源投资公司与神华国际(能源)公司合作,一期投资5.05亿元的风电项目,已完成建设,二期工程正在建设。总投资7800万元的鑫海生物饵料项目,产品全部出口,年创汇1200万美元。

    二是充分利用废弃砖瓦窑用地。黄骅市现有砖窑51座,砖窑废弃地可利用面积1.1万亩。针对砖窑土地难以复垦的现状,该市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平整9座废弃砖窑,为70多个项目找到了安“家”之地,探索出一条“变废为宝”的新路。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砖窑废弃地平整与村庄建设相结合,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坚持废弃砖瓦窑利用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推进规模工业发展。全市先后清理旧宅基用土600万立方米,填补平整废窑坑2400亩,为项目建设搭建了良好的用地平台。旧城镇白庄村将120万立方米宅基用土填补工业区内两座废砖厂窑坑及大庄村一座废砖厂,平整土地950亩,保证了投资1.2亿元的台湾聚金工业项目等11个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紧固件生产基地。市政府协调国土、水务、建设等相关部门,通过清理河流、沟渠、取土350万立方米,平整废弃窑坑1300亩,为50多个项目找到了落脚之处。吕桥石化工业区主要依托区内的原吕桥镇两座砖厂1500余亩废弃地和未利用地,建立了以信诺立兴煤化工、华雨防水材料、华油石蜡为主的15家石化公司,成为华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石化创业基地。其中,信诺立兴煤化工项目占地384亩,全部为废弃窑坑,其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

    三是积极推进村庄整治。黄骅市共有327个行政村,农村居民点人均占地245平方米,存量土地可挖潜力非常大。该市坚持“边控制,边改造,边管理”的9字治理方针,在摸清了空闲宅基地的基础上,采取“内调式、滚动式、分区式、平改楼式”,共对57个村庄大小街道750多条进行改造,腾出旧宅基、节地造地4600多亩。

    四是实施旧城拆迁改造。根据“城市三年大变样”的要求,黄骅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城市道路起步工程项目拆迁安置办法》、《城中村改造及城市拆迁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定,配合市政府相继完成了信誉楼大街南伸、渤海路东段等四个地段的拆迁安置补偿工作,通过城市拆迁改造,盘活存量土地1800余亩。

    五是清理闲置土地。对全市范围内的闲置土地进行了拉网式清查,共清理闲置土地49宗,闲置面积1800亩,并制定了三条闲置土地处置办法:无偿收回、作价收购、以收促建。两年来,已有31宗储备土地依法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公开出让,为政府创土地收益近5亿元。

    今后,按着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的要求,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努力加快全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统筹规划各类用地;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增加耕地补充指标;积极搞好土地收购储备,为城市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整体形象,努力打造一支素质硬、业务精的工作队伍。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