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6月25日是第19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大潮仍没有退去,国内保增长、扩内需形势严峻,4万亿元扩内需项目正逐渐落地。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不小的难度。
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应如何理解保障科学发展和保护耕地红线之间的关系?在处理这对矛盾中,有哪些自己亲身经历或者发生在自己身边难忘的事儿?在第19个全国“土地日”即将到来之际,《乡镇周刊》特邀请基层工作者讲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的故事。
清明节里“抢收”忙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为“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怎么才能做到既节约集约用地,又保障地方发展?对基层所来说,这是个很难的命题。但下面的例子,或许多少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4月5日,清明节,我没有与家人一起去扫墓,而是和同事来到了长江边。因为这一天是巴南区长江防洪护岸整治工程外河坪段开工的日子,这是集城市防洪、水土流失及滑坡治理、交通建设为一体的工程。
站在江边,人头攒动,各种机械一字排开,一台接着一台按事先定好的时间开进了地里。可是在地里,还有好多村民正在忙着摘地里种的菜,不肯给挖掘机让路。远处的领导很着急,眼看着江水一天比一天往上涨,这工要是还开不了,一旦汛期来了,整个工程就会被拖延一年。
才招进区征地办公室上班的李龙,眼里含着泪水,直对我说:“陈哥,我好想哭!这些村民让我想起在东北农村的父母了。”
我拉着李龙快步来到村民身边,他们都在快速地拔着地里的蔬菜。蔬菜的品种还不少,有红红的苋菜,绿绿的青椒,茄子正开着紫色的小花冲我们笑。
“大姐,快走吧!这挖掘机马上就要来了。”
“哎呀,我还有这么多菜没收呢!”
“走!走!走!”有人冲他们大声嚷嚷。
“我来帮你们摘菜吧!”
“那怎么好?”
我挽起袖子蹲下去就帮大姐摘起菜来,旁边来的很多参加开工的同志也不断有人加入进来。
整个工程经过的几个村,都是人多地少的地方,虽然有关部门老早就把青苗补偿等费用给村民了,但村民们看着离开工日期还有段时间,就抢着在大大小小的地块里种起菜来,想增加点收成。要说这珍惜土地的意识,没人比得上农民。
我边摘菜,边和李龙算了一下土地账:这工程全长18公里,按50米宽来算,如果是占用耕地,就会有近两千亩,可是设计和决策者们却选择了靠江一侧的沙地,虽然让开荒的村民受了点损失,但保护的却是更多的耕地。
“其实保护耕地红线,保障经济发展,对我们国土人又何尝不是两难呢?”我对李龙讲:“花溪街道地处重庆市主城区,不久的将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变成城里人。不过,为了保护耕地,我们将在本区和其他地方通过土地整理实现耕地的动态平衡。这样,耕地就不会减少了。”
李龙破涕为笑:“陈哥,这下我心里好受一些了。”(陈 华 重庆市巴南区花溪国土资源管理所)
从违法用地到真诚认错
说起“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我想起前不久下乡执法时遇到的一件事儿。
一村民非法占用自己的承包地建起了选矿厂,可没过几天,被执法人员巡查时发现。执法人员当场向该村民下达了《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听说没有办理《土地使用证》还要受到处罚时,该村民拒不配合,甚至还威胁执法人员,声称会找人进行报复。
执法人员没有硬碰硬,而是耐心向他解释。当被告知破坏耕地达5亩以上的要追究刑事责任时,该村民头脑似乎清醒了许多。执法人员趁机向他宣传保增长、保红线形势的严峻性,跟他讲明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有的省(市)人均耕地已经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0.9亩警戒线,该村民似乎明白了许多,知道了擅自占用耕地的严重性。
该村民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我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主人翁责任感,我今后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力所能及地保护村里的每一寸土地。”说完,该村民主动雇人把设备搬走,表示马上会把厂房拆除,并将土地恢复原状,过些日子还会主动到国土资源部门缴纳罚款,以后再不干违反土地政策的傻事儿了。
当执法人员要离开执法现场时,该村民已没有了刚开始的剑拔弩张,反而十分感谢执法人员,表示不仅自己要用实际行动保护耕地,还会监督同村的村民再不做违反土地管理法律的事儿。
这次执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实,说起对土地的感情,没人能比得过农民。很多村民违法用地,是因为不太了解法律法规和当前的土地国情。对基层国土资源部门来说,“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不应当只是一句口号,而应当将其付诸实践。这也并不难做,比如说,在执法时稍微讲究一些方法,为村民把利弊分析清楚,抓住机会普及法律法规,引导村民自觉自愿地保护耕地。(洪喜田 辽宁省辽阳市国土资源监察支队)
诚心诚意结“亲戚”
前几个月,一个门都不让进的“赖迁户”,现在却成了我的“亲戚”。
事情得从2007年9月奎北铁路福海段拆迁工作说起。奎北铁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对福海县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起初,拆迁工作进行得一直都很顺利,可一户村民因拆迁费要价太高,拆迁工作一直僵持着。
解特阿热勒乡国土所工作人员去他家做动员,常常吃“闭门羹”,连他的面都见不着。
作为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的我,只好亲自出马。经了解,该户户主姓魏, 71岁,常年多病,家境困难。所以,他这次只不过是想多要一点儿补偿费,其实并不是一个无赖。
心病还需心药治。我想到用情去感化他,于是到市场上买来肉、蔬菜,大包小包地来到他家。
一次,两次……魏老汉终于打开了大门,颤抖着双手接过东西。“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也知道国家修铁路是对咱老百姓好”,他有点羞涩,“是我不对,给工程拖后腿,都是我那个黄脸婆出的主意。”
看他把责任推给老婆,我便给了他一个台阶,告诉他只要把房子拆了就好,国家会给盖新房,而且在新房盖好之前可以住周转房。
谁知这个魏大爷把房子拆掉了,却不住周转房。我可急了,还以为又出问题了。
原来,魏大爷想在承包地里搭建一个临时住所,一边盖新房一边照看,也省钱。为了不让大爷占耕地建临时建筑,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我代表国土资源局和村委会商定,除尽快帮魏老汉进行新房选址外,我还买了毡子、帐篷给魏老汉,给老汉家布置一个临时住所,安定下来。
第二天,局党组了解情况后,决定力所能及地帮助魏老汉一把,运去了好几车砂石料、片石、红砖等建筑材料,我又抽空忙前忙后地帮他建房,直到看着他们一家搬进了新房。
事后,魏大爷非要和我结成“亲戚”,端午节大老远进城也不忘给我送几个粽子,我也在下乡时常去看看他,现在我们可亲着呢。(于磊 口述 邱成名 整理 新疆福海县国土资源局)
保住那两块庄稼地
我国之所以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定为基本国策,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因此,要科学发展,保护耕地是前提。撇开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谈发展,这样的发展不科学。
那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耕地?作为在国土所工作了12年的老国土员,我认为,一定要把“堵”和“疏”结合起来,让广大群众看到保护耕地的好处,为保护耕地红线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
下面这件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今年4月,我们连续查处两起农户盲目在基本农田里建房的行为。王某、赵某两农户在自家的基本农田里堆满石料,准备挖坑打基础,幸好被我们及时发现。我们制止了王某、赵某的行为,并限期让其清理堆在基本农田的石料,恢复耕种。当听到我们宣传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时,两人不住地点头。
当然,我们不仅“堵”,而且“疏”。在了解王某、赵某住房困难的实际情况后,我们积极与太平哨村民委员会、新哨村民小组取得联系,为两农户重新在村内安排了宅基地,并抓住机会潜移默化地向他们宣传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
解决了住房问题,自然也就没必要违法占地了。目前,王某、赵某已经主动清理了堆在基本农田里的石料,并按照要求恢复了耕种。经过这件事,两人还主动当起了国土所的协管员,每看到有村民违法占地或者破坏耕地的行为,就主动向国土所报告。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监督和带动下,这个村的用地秩序比以前大有好转。
现在,每当在下乡、上下班途中经过此地时,我会经常透过车窗,看看那两块被我们保护过的基本农田。眼下,农田里的庄稼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我心里就甭提多高兴了。(许祥云 云南省陆良县大莫古国土所)
为耕地“排毒”
我的家乡江西省南丰县,可以用“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来形容。土地的紧张,让我们下力气节约集约用地,也对“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下面这个小故事,让我印象颇深。
2005年,我家搬进了坐落在城乡接合部的经济适用房,岂料不久后,问题出现了。当初在买房时,我没注意到附近有几家企业会排出废水和废气,让我饱受污染之苦。有一天,我站在阳台上,看到了这样的情景——那些从工厂里流出来的废水进入到灌溉用的水渠里面,大片耕地被污染。作为国土所的一名“土地卫士”,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难道眼睁睁地看着耕地被污染吗?于是当即便邀上几个同事去调查情况,却在路上遇到几个领导模样的人。
“小伙子,你知道,这些堆积在耕地里的废弃物是哪家企业的?”其中的一个年纪稍大的人走到我跟前和我攀谈起来。
“这里有好几家企业,我也正想去调查一下情况。”
见我不知情,他们没说什么,继续向前走。我们便跟随在他们身后,一起去了工厂。
在和他们的攀谈中,我们了解到,原来,为了集中处理这些污染源,以达到减少治污用地、保护耕地和环境的目的,县政府早就决定将这些企业全部统一迁往规划好的富溪工业园区,若达不到环保要求,就必须关闭。这次我们遇到的,就是县政府派来实地调查的干部。
分手的时候,他们还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拆除各类旧、危、闲置厂房,重新在规划好的新址上建企业,不仅能科学规划企业用地,腾出土地种植农作物,而且还可以对附近的耕地进行有效 “排毒”,保护耕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在节约集约用地。
我们听后不住点头,心想,要是所有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如此注意节约集约用地,那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就更好开展了。 (周志斌 江西省南丰县国土资源局琴城分局)
因势利导宣国策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虽然听起来很宏观,但却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无论是保障科学发展,还是保护耕地红线,都需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6月10日,我跟随河南省修武县城关国土所搞全国“土地日”宣传时,这里的群众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6月10日一上班,城关国土所工作人员分头下乡,按照各村群众的不同要求,逐村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在该镇刘桥村村委会门前,摆放着一张写有“咨询台”的小桌子,几名群众围在一起和工作人员聊个不停。
一位高个子的村民问:“现在国家搞建设,需要征用土地,这补偿费怎样算,怎样补偿?”
“土地价格,应按土地等级计算,征地补偿款中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二项应当归承包户所有,土地补偿应该归集体,但承包户可以分得一部分……”工作人员认真作答。
一位老者问:“现在划个宅基地按规定是多少面积?”
“按照农村宅基地建房标准,城镇郊区和人均耕地一亩以下的平原地区每户用地不得超过134平方米;人均耕地一亩以上的平原地区,每户用地不得超过167平方米;山区、丘陵区每户用地不得超过200平方米……”
“这国家规定的宅基地面积也太小了。”有群众抱怨。
要是直接回答,很难说到群众心里。这时,工作人员灵机一动:何不来个以退为进?
“过去你家每人几亩地?现在每人还有多少?过去家里多少人?现在家里多少人?所以,现在人多地少,要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人员一边给了他一份通俗易懂的土地国情宣传资料,一边回答。大家听后,不住地点头。
从早上我们把桌子摆出去,一直到太阳落山,不断有群众在宣传台前向工作人员问问题,说得工作人员口干舌燥。其实,这也让我们看到,群众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很感兴趣,只要我们勤于宣传、稍加引导,群众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和我们一起“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周岐学 杨玉琴 河南省修武县国土资源局)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