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土地日 > 第19个全国土地日 > 用地护地

共同责任分解到部门 责任追究具体到个人——安徽完善土地管理责任体系

2009-06-17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各级政府对耕地保有量等负总责,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承担相应责任;建立以联合抽查、查处协调、巡查惩处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落实约谈、缓批、行政处分等问责机制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责任机制的通知》日前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在全省构建土地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土地管理长效机制并进一步落实问责机制。

《通知》规定,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土地执法监管情况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承担加强土地管理、制止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相关责任。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查处力度,不断完善保障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机制;发展改革部门对未能提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用地预审意见或未经国土资源部门预审的建设项目,不得予以审批(核准、备案);公安机关依法制止、查处妨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执行公务案件,依法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案件予以立案、侦查、移送起诉等。对已经办理相关审批、许可手续的违法违规用地项目,在接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函告后,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注销有关审批或许可,不得办理证照年检、验证、换证等手续,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违法用地项目继续建设。

《通知》要求建立健全土地管理长效机制。第一,建立联合抽查机制。各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联合本级监察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一个年度内土地利用、土地管理总体情况进行抽查或检查,抽查或检查结果上报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负责对各地一个年度内土地利用、土地管理总体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结果报省政府。第二,完善查处协调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工作的领导,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土地执法监管信息共享制度、联合办案制度、案件移送制度等协调机制,共同做好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工作。第三,健全巡查惩处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执法监察网络,加强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对发现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时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任书》,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不听劝阻、仍然施工的建设项目,由当地政府责成国土、建设、规划、监察、公安等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制止或拆除;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追究项目相关责任人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通知》强调,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承担本辖区内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责任。对于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严重的地方,由省国土资源厅与监察厅联合发出限期整改通知,约谈当地政府负责同志,督促整改工作。整改期间消极不作为或整改不到位的,报经省政府批准,暂缓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征收审批。对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或未依法履行耕地保护、土地管理等有关职责的,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当地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分。(记者 倪明芳 通讯员 韦海灵)

事清责明 分合有度

安徽构建以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土地管理责任体系,在强调各级政府一把手负总责的同时,把共同责任按职能分解到相应的涉地部门,事清责明,“分”“合”有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众所周知,土地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绝非仅靠国土资源部门一家之力就能解决好。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甚至有恶性蔓延的趋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土地管理和制止违法用地的协同联动机制。基于此,安徽省先做好“分”文章——将土地管理责任细化分解,使政府有关部门都意识到“守土有责”,分别承担相应责任;再做好“合”文章——建立起国土与建设、规划等部门密切配合的联动审批机制,以及国土与监察、公安机关有效衔接的联动查处机制。相关涉地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各项管理职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从而实现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防范在先、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相关部门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共同责任也就落到了实处,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紫 沐)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