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土地日 > 第19个全国土地日 > 土地日回眸

充分发挥前线指挥员作用

2009-06-17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总督察办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参与和落实“双保行动”纪实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世界性金融危机,以及受此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所出现的问题,国土资源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布置,开展了“保增长保红线行动”,以期通过积极主动的服务,使保增长的措施更快捷更有力,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确保扩大内需的项目走得更稳更实更有序。为此,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认真贯彻部党组精神,迅速行动,在部“双保行动”联席会议的总体安排下,积极组织并全力参与和落实“双保行动”的各项工作,争做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的推进器。按照部领导提出的“三个不改变”(积极主动服务于经济发展,做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根基不能动,节约集约用地的标准不能降,土地管理的秩序不能乱)的要求,督促和推动地方政府,在扩大内需保增长方面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
     

为使保增长保红线行动一开始就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3次主持召开部“双保行动”联席会议和“双保行动”工作调度会,研究推进工作。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积极指导和督促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认真开展工作,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行动一开始就稳步推进,不断取得成效。

充分发挥督察机构的前线指挥员作用。各派驻地方督察局注重加强与督察区域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的沟通协调,总督察办公室4月1日发函,要求各督察局密切关注各地动员部署的情况,主动组织宣传开展“双保行动”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了解各地工作动态和进展。总督察办公室为此编辑了200多期《保增长保红线工作快讯》,每期当天即传真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政府办公厅及国土资源部门,反映工作动态,促进工作交流。

注重加强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双保行动第二阶段即调研宣传阶段开展以来,各督察局结合国土资源部制订的“双保行动”宣传工作方案、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专项工作方案、年度耕地保护检查抽查工作方案以及卫片检查和违规违法案件查处等工作安排,深入各地开展督促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报部。各督察局还召开了督察区域分管秘书长、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共同研究商议推进工作。

积极引导舆论宣传形成社会声势。活动开展以来,总督察办和部办公厅积极策划,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政府网等各大媒体采访部领导、配发专题文章,进行广泛集中报道;约请有关省政府负责同志撰写专题文章,在社会媒体刊载,扩大了宣传的声势和力度。

集中开展调研及时掌握扩大内需用地动态。积极配合中央扩大内需检查组工作。根据赴各地中央扩大内需检查组的要求,成都、西安、广州、沈阳、南京等督察局主动配合,向检查组介绍扩内需项目用地政策情况,通报部“双保行动”的部署及各阶段工作安排,参与中央检查组的实地检查工作。根据有关督察局的建议,中央检查组及时将土地审批与供应情况纳入了核心检查内容,全面关注中央土地调控政策落实情况。

针对扩大内需项目上马快落地急的现象,各督察局和省(区、市)国土资源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土地调控政策执行情况的指导性调研。他们积极配合,或带领工作组分区包干进行指导;或与当地党政主要领导、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宣传双保行动的社会意义,了解掌握地方用地需求,听取对扩内需项目用地的意见。成都、北京、上海等督察局还配合地方有关部门进一步梳理扩大内需重大项目(包括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用地情况,对历年来的存量土地进行了认真调查,制定出利用存量土地重点保障扩大内需项目的工作计划和安排。

针对苗头性问题加强整体行动的督导和检查。针对双保行动实施以来,少数地方保增长与保红线不平衡、违规违法用地存在隐患、扩大内需项目用地基础信息统计工作有待加强等问题,自5月中旬起,国家土地督察机构一办九局的同志又积极投入国土资源部组织的综合督导组,对各地开展“双保行动”、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检查、年度卫片执法检查等三项工作的推进情况、工作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检查指导。重点检查“双保行动”在基层的推进落实、政策执行是否存在偏差等问题;各地执行237号和298号文件的情况;查处违背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用地,侵害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等违法用地等情况,确保“双保行动”各项任务按时按规定完成。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还同步开展了工作调研和独立评估,针对当前各地提出的关于规划调整、计划指标、审批程序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为国土资源部掌握各地活动动态,研判上半年形势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撑。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