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海洋日 > 2014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宣传日 > 公益歌曲

立足自主技术 发展船舶海工制造——访全国政协委员胡可一

2014-03-14      来源:中国海洋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中国海洋报记者 金 昶

 

    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制造和海工装备制造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海洋工业实力,影响着海洋科考和资源开发能力。近年来,我国船舶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出现了较大波动,海工装备制造业虽发展较快,但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我国的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业应如何科学有序发展?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全国政协委员胡可一。

 

    胡可一认为,我国造船业总体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这是行业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一些造船企业在集装箱、散货、邮轮等主流船型订单减少的情况下,着力开发一些海洋科考、勘探等特种船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船舶在技术要求上各有特点,差异较大,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造船企业把目光投向海工装备制造。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造船企业具有一定优势,但也面临着竞争压力。目前一些油气开发企业以及其他领域的企业也在加大海工装备制造方面的投入,如果一拥而上,同样会造成产能过剩。

 

    胡可一认为,要促进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的良性发展,首先要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排放标准,提升技术质量。目前国家施行的老旧船舶更新政策对船舶企业增加订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必须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只有掌握了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