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海洋日 > 2012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 年度海洋人物

中山大学——黎祖福 中山大学

2012-04-20      来源:国家海洋局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与菲律宾农业部长黄严辉出席中菲渔业合作返销仪式

  姓  名:黎祖福

  工作单位:中山大学

  
事迹概要:

  黎祖福研究员在中山大学长期从事海水鱼类养殖技术研究。他生长于海边,热爱海洋,二十年如一日,立足海洋水产科研岗位,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作为科技特派员,他放弃了广州舒适的生活环境,长期驻扎于海岛上的养殖基地,为企业和渔民提供养殖技术支持,在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渔民发家致富。他首创以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渔业,建设了东南沿海首个深水网箱产业园,同时,他把养殖技术推广到国际,建设了我国第一个海外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为我国渔业“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作为教师的他,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把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工程硕士,他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水产战线上已经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事迹介绍:

  黎祖福研究员,1960年出生于海南乐东县。现任中山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享受中山大学卓越人才计划教师特别津贴,兼任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水生和海洋经济动物种苗繁育、养殖和渔业环境及其调控等方面创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主持和参加了10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及省部级科研课题。

  自从1982年从湛江水产学院毕业后,黎祖福就开始了海水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他在深水网箱养殖新设施和养殖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不同于一般研究人员把通过验收的成果束之高阁,他积极把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以生产实践来检验科研成果的效果,他通过对挪威的深水网箱进行创新性的改良,使之成为适合我国南海海况的新型抗风浪养殖设施,生产成本比进口产品下降了一半。以此为基础,他在湛江特呈岛建立了广东省最大的军曹鱼深水网箱养殖与科研基地。通过创新养殖模式,实现深水网箱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打造出一条能与三文鱼相媲美的品种——军曹鱼。其发明的深水网箱养殖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珠海、汕头等海域,取得了显著效果。黎祖福本人则被科技部和农业部评为“星火计划全国先进个人”。

  作为全国第一批科技特派员,黎祖福放弃了在康乐园的安逸工作条件,长期驻扎于海岛养殖基地一线。他深知海水养殖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分散的养殖方式不利于产品的销售和渔民增收。他通过多年来在湛江地区建立的影响力,把渔民组织起来,在特呈岛建立了广东省第一个深水网箱经济合作社,当年就取得了丰收。胡锦涛总书记对特呈岛的发展非常关注,曾亲自登岛关心渔民的生产生活。合作社带动了海岛农民致富,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表扬,深水网箱养殖带头人陈武汉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黎祖福本人于2009年被国家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

  2009年,在省海洋渔业局和黎祖福等科技带头人的推动下,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投入专项资金,启动了深水网箱产业园的建设。根据黎祖福的设想,在广东沿海建设一个1000组深水网箱产业带,可以替换20万个传统的近海网箱,腾出约200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2011年,黎祖福作为首席科学家与广东恒兴集团合作建设的广东省第一个深水网箱产业园正式通过验收。产业园以工业园区的理念来谋划渔业,改造海湾传统网箱养殖模式,促进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产业化,促进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创建广东海洋网箱产业特色品牌。渔民以入股的方式成为产业园的工人,除了固定工资收入和福利以外,还享受了作为股东的年终分红,大大提高了渔民的收入水平,减少了养殖风险。

  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问菲律宾期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和菲律宾渔业与水产资源局签署了渔业合作备忘录,双方决定优势互补,开展深水网箱养殖合作,而这一承载着总理嘱托的重任自然落到了有20年深水网箱推广经验的黎祖福身上。经过两年的考察和实验,黎祖福最终选择了菲律宾苏比克湾作为养殖基地,黎祖福再次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引进了占香港海鲜贸易量70%的巨头——香港万佳海鲜贸易公司参与建设,把中山大学的科研成果和万佳公司的市场地位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菲律宾劳动力价格低廉和养殖环境优良的特点,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海外深水网箱养殖基地,该基地养成的产品直接供应珠三角和港澳市场,目前已经成为香港重要的海水鱼来源基地,为广东现代渔业走出国门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大学教师和研究员,黎祖福对目前大学培养的人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深感忧虑,一方面是大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生产一线却大量缺乏应用型的人才。针对这一矛盾现象,黎祖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以养殖基地为依托,把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及时了解科研成果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学习。他通过中大生科院的平台聘请了多位来自企业和技术研究机构的高职称人士担任兼职导师,共同培养工程硕士。几年下来,这种方式取得了明显效果。他的研究生都在养殖基地上开展长期实验,经过生产实践的磨练,每个人都成长为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出众的复合型人才,从实验室毕业的工程硕士都被全国各地的水产养殖科研单位和企业招收,不少已成为单位的技术和管理骨干,这都得益于这种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方式。2010年,该基地被广东省教育厅挂牌授予“现代渔业产学研结合示范(创新培养)基地”称号。

  而今年过知天命的黎祖福,仍然没有放弃在海水养殖领域的新探索,在建设了多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后,他开始从养殖环境的改善的角度来思考渔民的收入提高问题。2010年他承担了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新型浮式防波设施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在湛江开展海上防波设施的研发与推广,力图为广东沿海养殖区域的打造一片安全的养殖环境;2011年他受命建设广东首个海洋碳汇示范基地,准备为传统的海洋渔业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赋予新的意义。黎祖福不断超越旧模式,开创一个又一个新的示范领域,对他而言,只有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渔民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我国的海水养殖产业提供强大的支撑力量。

 

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养殖基地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