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建东
今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举行。作为全国最大的海洋节庆活动,每年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都会推出丰富多彩的优秀海洋文化活动。
近年来,国家海洋局高度重视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事实上,不仅是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海洋文学艺术、影视作品、节庆活动、书画歌曲等一系列海洋文化产品也随着海洋事业的蓬勃发展如雨后春笋般生发,一派勃勃生机。
海洋意识宣教 活动异彩纷呈
提升全民海洋意识离不开顶层设计。今年2月,国家海洋局会同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根据规划,国家海洋局宣传主管部门委托北京大学编制发布了“国民海洋意识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海洋宣传教育活动,分析测评结果,帮助管理部门认识本地区国民海洋意识的状况,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相关教育,优化资源配置。
少年智则国智。海洋意识要提升,青少年的海洋教育至关重要。国家海洋局扎实推进海洋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蓬勃发展。目前,国家海洋局会同教育部正在组织编写《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指导纲要》,将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大力推进。
今年4月12日,对于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4名同学而言,是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他们作为“海洋科普进课堂”活动代表,登上了“雪龙”船,亲手触摸了“雪鹰”号直升机,参观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科普馆,采访了南极考察队员……
这只是海洋知识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国家海洋局局属单位及沿海各海洋厅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在防灾减灾日、海洋日等节点,将海洋船舶、海洋样品、海洋设备向公众开放,让公众了解和认识海洋。
每年一度的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是优秀学生施展才华的重要平台,很多学生从中受益,立志投身海洋事业。
海洋强国建设有赖于海洋意识的强劲,海洋意识的形成离不开海洋文化的滋润。发掘弘扬传统的海洋文化,探索创新当今的海洋文化,是时代的要求,是海洋人的使命。
节庆论坛汇聚海洋文化
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成为我国沿海宣传海洋、展示海洋的重大节日和平台。
从“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到“依法治海,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每年的6月8日,组委会都会确定一个主题,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国海洋书法、绘画、摄影展暨国际儿童海洋绘画展,大型乐舞诗 《大海的故事》,交响诗画“我们珍爱海洋”,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论坛,清洁海岸公益活动等等。每年海洋日还会聘请海洋公益形象大使作为海洋意识传播的使者。2015年在三亚,当歌手李健从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手中接过聘书,成为海洋公益形象大使的那一刻,便决定用音乐和歌声传递对海洋的感情,让更多人了解海洋、热爱海洋、关心海洋、保护海洋。李健如此,海洋大使苏有朋、朱军、韦唯、大山、欧阳夏丹、张国立等都是如此,履行着海洋意识传播的责任。
在一系列反映海洋、宣传海洋、展示海洋的主场活动引领带动下,沿海各地的海洋日活动火热开展,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文化性的特点。
海洋节庆起源于神祇信仰,妈祖文化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被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指出,很多当地民众信奉的妈祖文化就包含着海洋精神。
如今,厦门国际海洋周、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舟山海洋文化节等海洋节庆文化,已成为沿海各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海洋文化传承、繁荣的有效载体。
海洋文化产品丰富多彩
在党的十八大期间,由国家海洋局、海军政治部联合摄制的首部8集海洋题材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在全国23家电视台热播,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该片以世界为背景,聚焦中国,系统梳理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海洋文明沧桑变迁,立体再现了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特质魅力,荣获了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和2011年度~2012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长篇奖。
今年,国家海洋局再次牵头制作另一部大型纪录片《中国近海探秘》(暂定名)。将从海洋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等不同角度记录我国海洋现状,呼吁人们走向海洋、亲近海洋、爱护海洋、用好海洋。
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海洋影视文艺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今年春节期间,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上映。这部与海洋保护相关的电影,短短12天即创造了内地票房冠军的奇迹。《美人鱼》的成功也预示着海洋题材越来越受到文艺工作者的青睐。目前,由赵又廷主演的电影《南极绝恋》正在紧张的拍摄中。
好的剧本必须要有肥沃的土壤,海洋事业的发展孕育了作家创作的沃土。时代传媒集团下辖的安徽教育出版社近几年瞄准海洋题材的作品,出版了关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图书《中国深潜梦》,并翻译成英文版。大连出版社推出了海洋主题的“大白鲸计划”7个系列132种图书,累计销量达到250余万册,带动投资超过40亿元。201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山东作家殷允岭的《雪龙纪实》,真实反映了我国南极考察的历程和队员风采。
除了纪录片、电影、图书,海洋类歌曲、书画等也层出不穷。当韦唯、李健、李航等创作或演唱的海洋歌曲响起,当海洋书籍在人们手中传看,当海洋纪录片出现在荧屏……这些都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丰富的海洋元素。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