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出生的刘军,自1984年在船上担任机工至今,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默默付出了32年。从2008年起,刘军开始担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母船——“向阳红09”船轮机长。他爱岗敬业,技术精湛,从一名普通机工成长为专家型人才;他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团结带领队友共克难关,确保了“老龄”船舶的正常运行;他助人为乐,乐善好施,被誉为全船最受欢迎的人。
■ 中国海洋报记者 王 晶
蛟龙母船的“主治医”
“向阳红09”船船龄近40年,比照人的年龄,已经超过100岁了。这艘完全国产化的老船,主辅机老化严重,故障不断。作为轮机长,刘军就如同船舶的“主治医生”,哪个设备出现问题,他就会“号脉诊治”。
自从2009年蛟龙号海上试验以来,“向阳红09”船作为海试母船,从没因船舶机械设备故障而耽误蛟龙号下潜。刘军用娴熟的业务技能化解了机械设备一次又一次险情。
在2012年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中,刘军在温度高、噪声大的机舱内连续奋战了44天,保障主机连续工作1271小时、辅机运转2114小时。
2012年6月15日,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首次下潜,在潜水器上浮途中,刘军突然接到驾驶室电话,2号舵机出现跑舵现象,这意味着船舶无法精确控制航向,但潜水器两小时后就要浮出水面。为了不耽误潜水器回收,刘军立刻去舵机房抢修设备。
当时舵机房的温度有50多摄氏度,就算不干活,人也会出一身汗。刘军和同事冒着高温在舵机房工作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出了故障原因:一根复位弹簧断成了三段。刘军赶紧拿来备用件更换,顺利排除了故障。
对刘军来说,这样的紧急抢修属于常事。他曾经在茫茫大洋中,多次吊缸,抢修船舶主机。吊缸要在100多分贝噪音、5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工作4个多小时。刘军和同事将几百公斤重的主机气缸拆下、起吊,再更换备件,经常顾不上吃饭,但是他们从未有过怨言。“主机是船舶的‘心脏’,容不得半点马虎。”刘军说。
为了保障主辅机安全运行,刘军带领队友坚持勤保养、勤检查。有些机械设备按规定400小时保养一次,他改成150小时~200小时就保养一次。
“机器也是有‘生命’的,我们也得心疼它。”刘军说。
有困难找“老轨”
从2009年至今,上过“向阳红09”船的人都对一句话印象很深刻:“有困难,找‘老轨’”。队员们都知道,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老轨”都会竭尽所能热心帮助解决。
2013年“向阳红09”船在印度洋执行任务时,温盐深仪在回收至1500米深度时缆绳收不上来,当时船正在往浅水区漂移,温盐深仪一旦被挂在海底,船和设备都会有危险。紧急关头,刘军与机工主动请缨,在滚烫的甲板上紧急抢修了2天,直到险象排除。
2011年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中,蛟龙号采样篮突然丢失。情急之下,刘军和机工按照图纸,硬是用化隔板重新给蛟龙号做了两个采样篮。一路上,刘军不只一次帮助海试单位维修设备,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2013年,蛟龙号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刘军的“麻烦事”更多了。“布放标志物浮力不够,‘老轨’能不能给重新做一个。”“‘老轨’帮我们焊一个架子吧。”“‘老轨’帮我们按这个图纸做个底座吧。”……
刘军从来不嫌麻烦,尽心尽力地给大家做好。找上门来的“麻烦事”有些很小,但对潜水器作业和科学家实验来说必不可少,甚至可能因为这些小事影响整个航次任务。
工作中找“老轨”,生活中大家也愿意找“老轨”。“‘老轨’,还有没有菠萝了?”“‘老轨’,给我瓶辣椒酱。”……每次出海前,刘军的物资准备得非常充足,但他自己用的却很少,大多数物资都给了队友。
用6次担任蛟龙号现场总指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的话说,“老轨”的房间永远高朋满座,是全船最热闹的地方。刘军以他的朴实和真诚对待每一位队员,成了全船最受欢迎的人。
轮机长成潜水器专家
在蛟龙号海试中,刘军最主要的工作是保证“向阳红09”船舶动力和电力万无一失。乐于钻研的刘军不仅把船舶动力和电力研究得非常透彻,还利用业余时间,跟着专家和技术人员学习潜水器的安装、调试和保养。凭着刻苦钻研的劲头,刘军慢慢地成长为一位潜水器专家。
因此,刘军被科技部“863计划”海洋领域办公室聘请为蛟龙号现场专家验收组成员。他参与完成了载人潜水器3大类、300多个项目的现场验收,得到了课题组和海洋领域办公室的赞誉。
刘军在船上工作了32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让船上的年轻人尽快成长成才,刘军坚持“传帮带”,特别是对刚上船的年轻人,他总是积极主动帮助他们提高业务。
有一次,一名刚到船上担任机工的年轻人特别喜欢电工的工作,但基础很差。刘军便从简单的万用表开始教他,每次发生电器故障都叫上他一起参加故障排除。后来,由于那位年轻人在电工方面干得很出色,很快由机工改为了电工。此后,这个年轻人一遇到电器方面的难题就会向刘军咨询,刘军每次也都会耐心地帮他解决。
“硬汉”亦有柔情
刘军是家中的长子,妹妹移居国外,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又体弱多病,他的妻子阎蓓承担起了照顾公公、孩子和料理家务的重任。说到家庭,这个平日里的“硬汉”,眼眶湿润了,“我对父亲和妻子亏欠得太多了。”刘军说。
“向阳红09”船轮机部三管轮刘吉月告诉记者,刘军和妻子感情非常好,也很孝顺父亲,出海的时候,刘军最牵挂和放心不下的就是父亲和妻子。
在阎蓓心里,刘军是一个可以托付一生的好男人。阎蓓告诉记者:“我为有这样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丈夫而骄傲!刘军常年出海,作为妻子,全力照顾好这个家、照顾好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让他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不论生活中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挺过去,因为我身边一直有他,我觉得一切困难都不算什么。”
“他们是我们心中的模范夫妻。”刘吉月说。有时不出海休假的时候,刘军会抓紧每一分钟陪伴妻子。每次逛街,两人像热恋中的情侣形影不离,刘军紧紧拉着阎蓓的手,阎蓓感觉这是最大的幸福。
每次归航船靠码头后,刘军处理好船上的事情,必去买一堆父亲爱吃的东西,探望父亲。“我作为儿子,不能在父亲身边尽孝很内疚。每次出海,心里总是惦记着他,走的时候也不敢告诉他,怕他担心。”刘军说。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