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地球日 > 第42个“世界地球日” > 认识地球 > 地质灾害

我们在行动——国土资源部近年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一览

2011-04-21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地质灾害防治

  自1998年以来,通过群测群防体系,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6300多起,成功避免了30多万人的伤亡,减少经济财产损失50多亿元。2010年,在中国成功预报与避让的地灾中,超过90%是由群测群防员发现的。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调集10个省(市、区)国土资源系统力量,组成了108个排查组,排查出500多个需要避让的居民点,转移70万人。

  “4·14”玉树地震发生当晚,国土资源部连夜调集340名专业技术人员,共排查出玉树县等6个县新增地灾隐患点295处。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238名队员组成国土资源系统抢险救灾23个小组,用短短三天时间共排查地灾隐患18处,涉及受威胁28585人。

  “3·10”盈江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迅速开展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

  应对全球变化

  2010年5月,国土资源部启动应对气候变化地质响应对策研究,计划用三年时间,从地质记录的角度初步揭示气候变化长期趋势中自然因素所起的作用;初步探明岩溶、土壤、矿物的碳汇机理;初步评价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查清我国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以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分布。

  2011年3月3日,国土资源部第一口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监测井在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正式开钻。

  矿山环境保护

  2008年5月,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完成。调查统计显示,全国需要治理矿山总数达15678个,其中近期应开展治理矿山7080个。

  2009年3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发布,并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010年8月13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

  2011年1月,37家矿山入选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

  古生物化石保护

  2002 年7 月29 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

  2009年4月,由国土资源部主管的非营利社团组织——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成立。

  2010年3月,“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成立。

  2010年8月25日,《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地质公园管理

  2000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国家地质公园计划,分别于2000年、2001年、2004年、2005年开展了四批次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工作。

  2009年5月,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和评审实行先申报资格,后批准命名的制度。2009年8月,第五批次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会上,44家地质公园获得了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2011年3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规定,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材料须包括《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书》和《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地质公园申报画册、地质公园申报影视片。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