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作为辽宁馆的镇馆之宝,中华龙鸟等10件十分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最是惹人眼球。
中华龙鸟的横空出世,在世界上引起轰动
在辽宁馆内举行的“中国古生物化石精品展”由国土资源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10件展出的古生物化石均为在辽宁省发现,很多标本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中华龙鸟”。
1995年的一天,辽宁省朝阳市北票上园镇农民李荫芳,无意间挖掘出了包裹着这个奇特生物的岩石。第二年,他几经辗转找到了时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的季强博士。季强一看到化石,立即被吸引住了,以博物馆的名义花费6000元收购下来。
这个生物体态很小,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尾椎特别长,共有50多节尾椎骨,后肢长而粗壮,形似恐龙,季强将其命名为“中华龙鸟”。
中华龙鸟的横空出世,在世界上引起轰动。以至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都称赞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
中华龙鸟“双胞胎”在世博会上相逢
长期以来,对于鸟类是不是恐龙的后裔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如今,中华鸟龙的发现提供了一定的证据。古生物界对中华龙鸟的鉴定是它赋存于晚侏罗世地层的凝灰质粉砂岩中,距今已有1.24亿年,是世界上第一只“长羽毛的恐龙”。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龙鸟有正副模两个原始标本。中华龙鸟化石于1996年被发现后,正副模分别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分别收藏和研究。借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机会,时隔14年,中华龙鸟“双胞胎兄弟”首次在辽宁馆重逢。
为我国古生物研究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在世博会期间举办辽宁古生物化石精品展,这是我国政府机构第一次组织这类活动,也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将古生物化石作为重要主题。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对“中华龙鸟”等十件古生物化石珍品进行了严格的“体检”和精心布展。
这次展出,对于推动中国古生物化石研究,扩大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化石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弘扬“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的主旋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展示了我国政府切实加强古生物化石管理和保护的坚定决心。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