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地球日 > 第41个“世界地球日” > 珍惜资源

碳排放关键领域在哪里?

2010-03-30      来源:资源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我国碳排放集中在生产环节

  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主要存在于消费领域,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集中于生产环节。具体而言,发达国家里企业与居民的碳排放量之比是3∶7,即30%的碳是企业排放的,而70%的碳是居民排放的。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情况相反,即70%的碳是企业排放的,30%的碳是居民排放的。

  这就意味着,我国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是在生产领域,即大幅度降低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强度是我国中近期内发展低碳经济、减缓碳排放的核心任务。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些高碳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受资源禀赋条件的约束,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

  由此,我国需在生产环节大力开发低碳能源资源,比如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包括智能发电、输变电、配电、用电、调度自动化、通信等各个环节。智能电网建设将为大规模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供坚强支撑,因为智能电网具有安全水平高、适应能力强等优势,能够适应风能、太阳能发电等各类间歇性、随机性能源接入和消纳的需要。

  智能电网具有低碳特性。据测算,通过发展智能电网,到2020年,我国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7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3.8亿吨,有利于我国实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如何在生产环节实行低碳技术?

  首先是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的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加大产业调整的力度。火电、冶金、石化、交通、建筑、化工等产业能耗高、污染重,被一些学者称为高碳产业。这些产业碳排放强度大,减排的空间也很大。

  因此,要通过产业政策调整,鼓励高碳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以技术进步带动整个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增强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要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强制淘汰高碳产业的落后产能。

  其次是制定和完善低碳技术的相关政策,加快新兴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发展。尤其是通过政策来加快和促进太阳能、风能、核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等新兴低碳产业的技术发展。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