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地球日 > 第41个“世界地球日” > 低碳生活 > 低碳技术

上海世博的“零碳”之路

2010-04-02      来源:新华社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上海吹新风 低碳观世博

阳光谷是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最大单体工程,采用钢结构形式,让自然光透过幕墙倾泻而下,满足部分地下空间的采光,体现环保节约的理念。

上海吹新风 低碳观世博

世博会期间,参观者购买世博会门票后,门票信息将可通过直接下载的方式存放在手机的SIM卡中,参观者可以直接用手机检票入场。此举不仅节省纸张,也会提高参观者入园参观的效率。

再过9个月,随着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的举行,上海预计将在6个月会期里吸引7000万人次的海内外参观者,成为会展海洋、人流海洋。如果按照传统模式举办,世博会带来的碳排放有可能达到惊人的程度。

可喜的是,上海世博会组织者正在积极推动“低碳观世博”以及相关的各项“碳补偿”措施。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与上海市环境保护局近日发布的《上海世博会环境报告》宣布,除了大规模的绿地和林地建设、倡导绿色出行外,世博会组织者正在探索鼓励参观者购买碳排放额度的可行性,以抵消因大规模旅行而增加的碳排放量。

出行选择公共交通

记者近日从浦西前往浦东开会前,收到了会议主办方的一封电子邮件:“在不影响出行的情况下,请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4号线塘桥站的3号出口离会议所在酒店仅10米。”从地铁站走进酒店,记者又听到了几条新规定:一是会议主办方不提供纸笔及席卡、胸卡,二是带走未喝完的瓶装水,三是将多余的会议资料退至签到处,四是改乘电梯为步行。

这是一个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联合主办的论坛,主题是“低碳企业创新与发展”。论坛主持人、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主任陈汝媚告诉数百名与会者: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一场普通的会议,实际上包含有许多碳排放以及降低碳排放的潜力。

细节体现低碳理念

坐下来听会,记者发现不多的几页会议资料都是双面复印的。其中一页纸上专门罗列了一些有关碳排放的参考数据:消耗一张A4纸,会产生12.67克的碳排放;消耗一瓶600毫升饮用水,碳排放为101.3克;运输工具消耗一升汽油,碳排放高达4.8千克;厨房消耗1立方米天然气,碳排放也高达3.12千克。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官员郑平说,这些小提示,是为了普及低碳理念,并为与会者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低碳理念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据郑平介绍,为了开一个低碳的会议,他们向相关服务方提出了降低照明强度、取消饮水玻璃杯等低碳建议,但在对方看来,“作为五星级酒店,就应该灯火辉煌;饮水玻璃杯等会议配备也不能缺。”

“好在几次沟通后,低碳的理念很快就被接受了,放弃开私家车、选乘地铁等公共交通的与会代表占据了绝大多数。”郑平说。

紧跟“低碳观世博”规划,上海一批高校迅速行动起来。例如,同济大学环境学系开展了“为世博擦去碳足迹”的暑期实践活动,专门针对世博会参观者的碳排放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经过对300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只有一成左右的市民表示,出行参观世博会将首先考虑环保因素,而选择“最舒适交通工具”的受调查者则达到近七成,说明低碳理念仍需大力普及。(据新华社)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