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与实验示范,以建立我国79种自然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基准网和高精度穿透性地球化学技术体系,解决我国环境地球化学本底和区域背景值,探讨深部找矿的元素深穿透机理。
知识背景:自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以来,人类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努力,已经发现了元素周期表上110种元素中的90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存在,但人类迄今对这90种元素在地球的分布和演化知之甚少。化学元素是地球物质组成的最基本单位,被称为地球的基因。矿产资源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生态环境是受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含量和行为制约的,因此,对元素周期表上所有天然元素在地壳精确含量和分布的探测,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如果我们能系统采集代表不同地质单元、不同时代的地球化学样品,精确测定元素周期表上所有天然元素的含量,就可以从时间尺度上认识化学元素在中国大陆的演化历史和重大地质事件所表现的化学元素响应。通过覆盖全国大陆地球化学基准网的建立和地壳不同结构层地球化学模型的建立,揭示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三维空间分布,对于研究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物质背景具有重要意义。盆地及其周遍蕴含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如盆地中的砂岩型铀矿、石油等,盆地边缘的大型金属矿,发展能探测盆地矿产资源直接信息的穿透性地球化学技术,为盆地及周边覆盖区深部矿产资源调查提供有效方法。开发一套能对地球化学信息(数据、图像、空间坐标等)在全球不同尺度的快速检索和图形化显示软件,建立数字化“化学地球”。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