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召开“科技平台与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举全院之力, 全面加强地科院科技基础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取在近年和“十二五”期间建成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大力支持下,中国地质科学院建成8个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院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数十个所级实验室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建在地科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这是我国第一个地学国际研究中心。但至今未能填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空白。因此,必须举全院之力,抓住新一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实施之机,力争2009年到 “十二五”末,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国家离子探针实验研究基地,建设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12个部重点实验室和8-10个院重点开放研究实验室,完善国家、部、院三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布局。
董树文表示,地科院将重点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国际离子探针实验研究基地、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深部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具有特色的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等。对此,地科院将修改完善重点开放实验室管理、评估办法,推进实验室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资金上支持的同时,充分利用科研基本业务费和修购资金,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各重点实验室要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模拟运行,提高实验室研究成果水平,争取早日进入“国家队”行列。(记者 田雪莲 赵 凡)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