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正式启动
鹿心社、章新胜、毕斯塔、张宏仁、德穆尔德等致辞 王寿祥主持 孟宪来出席
4月22日上午,在纪念第39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的主会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隆重举行了以“认识地球,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启动仪式暨纪念第39个“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由此正式启动。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副主席、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章新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毕斯塔,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张宏仁,国际地球年理事会秘书长德穆尔德等分别致辞。活动仪式由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国土资源部纪检组组长王寿祥主持。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孟宪来以及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各位委员、两院院士代表、地学专家、李四光中队少先队员和学生代表500多人出席了纪念活动。
鹿心社在致辞中阐明了地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与重要贡献,强调中国政府致力于科学发展的理念,表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国际地球年活动的开展和地球科学的发展。他说,青年肩负着地学发展的希望与未来。中国政府一向重视地学教育,致力于培养地质人才。我们将继续支持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在内的地学教育机构的发展,将继续为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地学知识提供相应的条件,从而为中国的地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他指出,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将积极采取行动推进国际地球年工作,组织丰富多彩的地学知识普及活动,围绕国际地球年的十大科学主题加强地学研究,并推动地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共享与服务,使地学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章新胜在致辞中提出,国际地球年活动在中国的开展,必将会加强地学教育科研的发展,提高公众对防灾减灾的认识,增进地学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是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国,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承诺和贡献。他高度肯定了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地学领域的成功合作和中国地学研究在国际地球科学领域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并表示,教育部将一如既往对地学高等教育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并积极推进全民地学教育与科学普及活动。
德穆尔德在致辞中说,宣布2008年为国际地球年,至少有三个很好的理由:第一,与地球有关的灾害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人类社会。第二,我们都需要利用地球资源,而这些资源从地下被开采出来,有时会破坏其可持续性。第三,我们需要改变对地球的认知。
为了更好地宣传地球年,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曾在全国小学生中征集以认识地球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儿童绘画作品,目前已经收集了近万张作品,部分优秀作品被编辑出版。活动仪式上,鹿心社向毕斯塔、张宏仁、德穆尔德赠送了有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主席、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签名的《“认识地球 和谐发展”国际地球年中国儿童优秀绘画作品集》。
就在纪念世界第39个“世界地球日”前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活动全国组委会首次决定,对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六(8)中队等100支“李四光中队”授予“全国优秀李四光中队”荣誉称号。王寿祥在活动仪式上宣读了《关于首批全国优秀“李四光中队”表彰的决定》。出席会议的领导嘉宾还向获奖中队代表颁发了奖牌。
出席活动仪式的领导还向大、中、小学生代表赠送了国际地球年科普知识图书及宣传手册。
据悉,在活动举办的同一时刻,全国各地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包括中国地质博物馆等相关地学类博物馆、国家地质公园、地学重点实验室等免费向公众开放。
联合国第60届大会2005年12月通过决议,将2008年定为联合国国际地球年。我国是提案国之一。该项活动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地学为主导的国际年活动。中国于2007年成立了由国土资源部牵头,外交部、教育部等25个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并积极开展了相应活动。2007年12月25日,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审议通过了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方案,发布了活动标识和宣传口号。 (记者 赵 凡)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