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部长 孙文盛
今年4月22日,是第36个世界地球日。
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在这个全人类共同的节日里,希望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善待地球;希望人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资源基本国策,更好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人类依赖地球提供的一切自然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文明。千万年来,无论是刀耕火种的蛮荒古代,还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来自地球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地球的负载变得越来越沉重,资源紧缺压力不断加大。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人类必须在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所允许的范围内去谋求自身的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的:“这些年来,我国经济以较高速度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要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合理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增强环保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的远大宏伟而又极为现实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长期为之艰苦奋斗的过程。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当前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保护资源、支持发展、维护权益,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各项工作。在当前,特别是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提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沟通协调、推进工作的能力,清正廉洁、自我约束的能力。要坚决履行严格管理国土资源的职能,积极参与宏观调控。既要严格保护耕地,又要努力提高节约和集约用地水平,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空间。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强矿产综合开发和节约使用,促进矿产开发走循环经济的新路子。要以整顿规范开发秩序为重点,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使矿产资源能够找得出、管得住、用得好。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切实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只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持之以恒地善待地球母亲,就一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制作 国土资源报社、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新闻宣传处提供资料 |
Copyright © 2005年4月 |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