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子
治理三峡地灾、复垦土地改善矿山环境、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托起沉陷的城市、利用埋藏的古土壤或草格子沙障改造沙漠、实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中国政府无疑已经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但是,如果缺乏了群众基础,许多利于子孙后代的举措未必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实生活中,人为破坏我们自身生存环境的事件仍在屡屡发生,有些甚至骇人听闻。河北省保定市附近的喇喇地村大多数孩子都严重铅中毒,表现出消瘦、易怒等奇怪症状。原来,村庄附近有很多个体铅厂趁夜间用简陋工艺非法从事铅矿粉冶炼,产生的大量有害废气、废水没有经过任何污染处理就直接排放掉了,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发展经济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然而,有些人为了眼前的个人的经济利益,却置国家、乃至人类长远利益于不顾。长此以往,未来将会怎样? 在一本叫《复杂文明的衰落》的书中,作者约瑟夫·泰恩特指出,人类早期文明的衰落几乎都和不可持续的经济所导致的环境恶化有关:苏美尔人不合理的灌溉系统导致土壤盐碱化,致使粮食供给系统逐渐崩溃;玛雅人滥伐森林令土壤流失,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引起了内部的冲突;南太平洋复活节岛人砍伐森林超过了其可持续产量,使得完全依赖渔业生存的岛民们再也制造不出到远海捕鱼的独木舟。 历史永远是现实的影子。 维护好人类发展的支持系统——自然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各国政府要制定出逐渐完备的法律,投入资金进行一系列的生态恢复工程;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措施让普通百姓从保护环境中获利,让每个人都明白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和环境息息相关,并主动参与其中。 比如,地质公园工作的开展就反映出这种理念。听说,河南省的云台山、嵩山、宝天曼自从建立国家地质公园之后,地方政府和当地老百姓保护珍贵自然遗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以往景区内乱砍滥伐、乱开矿等破坏性的生产活动都不见了。北京郊区硅化木过去被破坏严重,农民砍回家,作为家畜的圈栏。建立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之后,村里办起“农家乐”旅游, 每家一年就能从旅游上获利1万元,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过硅化木破坏的现象——谁敢破坏,当地农民就不干。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以人类的长期发展为目标,协调好人地关系。我们正站在历史的岔路口,如果沿用以牺牲地球环境为代价的生存方式,就意味着衰落与毁灭。面对自己和子孙的未来,我们将何去何从?
当我们来到这世界上, 地球母亲把我们抚养; 我们吸吮着母亲的乳汁, 却常常把母亲遗忘。 今天我们已经醒悟, 地球母亲不再悲伤; 只要每个人从现在做起, 就有拯救地球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