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测绘案件执法工作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国家利益的急需。当前,我们测绘行政执法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如测绘行政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测绘执法不力;执法人员执法专门知识缺乏,导致基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不会或不愿执法;个别政府部门通过印发相关文件搞测绘业务垄断保护,违法行为人拒绝配合执法,许多违法测绘行为未能依法纠正等问题。测绘行政执法的形势不容乐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行政管理体制。高效的管理体制和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加强管理、严格执法的保障。现代测绘是以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为主要技术,以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栅格图为主要成果的高科技应用行业,对现代测绘工作的行政执法,需要职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和了解现代测绘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才能胜任。依法加强测绘统一监管,必须要进一步落实测绘行政管理机构、职能和人员以及装备和经费,保证测绘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各项测绘行政执法工作有机构、有人员去实施和完成。
加快制度创新,健全测绘市场规则和管理机制。制度创新是提高各级地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统一监管能力的根本途径。就测绘市场监管来说,加快制度创新,就是要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用更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更能体现政府对市场宏观调控职能的、监督更有力的制度来实施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管。
加快制度创新,首先要加快立法,要将一切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通过法规规章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得到普遍的推广和执行。当前,国家测绘局要加快与《 测绘法》 配套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省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也要加快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作,及时出台系列的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通过制度创新,确立诚信、信息共享、依法汇交测绘成果副本或者目录、依法测绘等方面的市场规则,确保各项监管职责有法可依。
加快制度创新,要建立便民、高效的测绘管理机制和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要通过法规授权或者行政委托的方式,在测绘资质审查、地图审核、测量标志迁建审批、基础测绘成果提供审批、测绘成果汇交、测绘项目航摄领空权申报等方面,赋予市、县测绘管理部门审查权或者初审权。这样有利于市、县测绘管理部门通过开展日常行政管理,熟悉和掌握本辖区内测绘工作的动态,树立市、县管理的权威,也有利于测绘单位就近方便地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加强测绘项目管理,规范测绘市场行为。测绘项目管理是测绘市场管理的关键环节。测绘项目是测绘市场行为的作用对象,也是测绘事业赖以发展的载体。测绘市场行为规范与否表现在一个个测绘项目的运作是否合法合理上,测绘事业能否平稳快速发展取决于完成具体测绘项目的单位是否得到合理发展的实惠,加强测绘项目管理,要推进测绘项目的立项管理。要按照测绘法的规定,加强与财政、发展改革等立项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贯彻落实测绘项目立项前征求意见制度,力争避免重复测绘,将有限的公共财力引导到测绘的主战场上。其次,强化测绘项目的承发包管理。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告知测绘项目的发包方不得违法向无测绘资质的单位或者不具有相应等级限额的测绘单位发包,不得迫使测绘单位低于成本承揽测绘项目。要规范测绘项目的分包行为。要依照测绘法和招投标法的规定参与测绘项目招投标的监督管理,对招投标活动中的投标单位的资质、评标的方法、中标的价格等实施监管。江苏省已经试行测绘项目监理制度。第三,要推行测绘项目的事后监管。要采取定期报告测绘项目和测绘项目签约后的备案等方法,强化测绘项目的事后检查与监督,确保测绘项目依法承发包。第四,要强化测绘成果的质量监督。测绘成果质量是各项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后续建设的成效。各级地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测绘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行工作,要推广测绘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测绘质量监理制度,要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要坚持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验制度,要依法查处质量不合格的测绘成果,要定期开展优质测绘工程的评选,要定期向社会公布测绘成果质量监管信息。要通过质量监督管理,倡导诚信优质优价服务,对失信者进行惩戒,使失信劣质测绘无立足之地。
加强测绘成果管理,促进测绘市场良性运行。首先要加强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各级地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将维护涉密测绘成果及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要开展多层次的测绘成果保密法规和技术培训教育,不断增强保密测绘成果生产和领用单位的保密意识。要善于处理好维护国家安全与推广测绘成果应用的关系,坚持“该保的保住、该交流的能交流”的原则。要强化保密测绘成果复制与销毁的审批及登记造册工作,建立和完善保密测绘成果的跟踪管理制度。其次,要强化测绘技术标准的立、改、废,推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平台,促进测绘成果的共享,扩大测绘成果的应用领域。
建立跨区域执法协调、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一些违法测绘案的查处,我们感到现在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违法测绘案在呈增多趋势,各地测绘执法部门又受到执法区域的限制、受到执法成本的限制、受到执法时限的限制。国家测绘局建立起跨区域执法工作协调机制,建立起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分工负责、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组织对跨区域的违法测绘案件的查处,统筹协调各地测绘执法力量,形成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处罚依据、证据共享的工作格局,从而可避免同一案件各自为战,形成涉外测绘监管合力,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更大的力度,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涉外测绘违法行为。
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对测绘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是强化和明确政府责任、推进依法行政、提升行政执法执行力和效果的制度保障。国家测绘局应推进行政问责制,积极探索建立行政问责制体系。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在已有基础上,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互动;完善相关的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等测绘执法方面的制度建设,努力塑造执法人员的行政精神和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清正廉洁、勤奋敬业的行政道德。同时要加强工作指导,通过研究出台规范化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细化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权限,开展测绘行政执法案卷的考评,强化行政执法业务指导和组织国际国内相互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测绘系统的行政执法水平和能力。
加大执法力度,坚决纠正测绘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查处违法违规测绘案件是规范测绘市场秩序的必要保证。有法不依比无法可依的危害更大,它直接否定了政府行为的公信力。当前,测绘市场中的无证测绘、超范围作业、借用资质测绘、擅自复制保密测绘成果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损害了全行业的整体利益。各级地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执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将查处违法违规测绘案件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明确测绘执法监察机构及其职责,充实测绘执法监察人员,为执法人员办理执法证件。要强化测绘市场巡查工作,建立测绘违法违规案件的举报和快速反映的查处网络。实行有奖举报等激励机制,建立重大违法案件查处公众听政制度。要加强重大违法违规案件的协查、督察工作,建立违法违规案件查处的备案和定期通报制度。
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行政执法良好环境。推进测绘行政执法工作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创造测绘行政执法工作的良好的社会氛围,既要坚持严格执法又要与社会理解、监督相结合。推进测绘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不是测绘管理部门一家的事情,而是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音符。应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增强全民的测绘法制意识。要通过广泛举办测绘法制讲座,公布重大违法测绘案件,利用新闻媒体和门户网站等载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测绘的作用和测绘法律法规知识。尤其要研究向政府及其部门领导的有效宣传方法,使我们的测绘行政执法工作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并从自身做起,既能解决执法过程中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执法成本高”的问题,又能推进公众参与、行政执法活动向公众公开,并受公众监督,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改进我们的执法工作。要通过舆论引导和宣传,实现我们测绘行政执法工作民主化,规范化,形成内外和谐的测绘行政执法的良好环境,为促进测绘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为江苏省测绘局副局长 张志红)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