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益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数字益阳”的构想,得到了国家测绘局、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该市启动数字益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2008年12月,益阳市正式被列入国家测绘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城市,成为湖南省继郴州市后第二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城市。
“数字益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内容包括益阳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公共平台建设、典型示范应用建设以及支撑环境建设等。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包括益阳市中心城区在内约1000平方公里大地水准面精化和航空影像数据获取,市区约100平方公里1:500、1:1000、1:2000数据生产和更新,利用以上数据建立益阳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等内容。
项目依托益阳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加工,提取交通、水系、居民地、境界等一部分与政务应用和社会应用紧密相关的要素内容,扩充地名/地址数据,进行面向信息化要求和各部门需求的数据重组,开发网络化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系统,形成益阳市唯一的、权威的、通用的覆盖全市域、多尺度无缝集成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于所构建的益阳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选择地籍、房管、城市防洪减灾等领域开展典型应用示范,以应用部门为主导,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房产管理信息系统、城市防洪减灾信息系统,总结公共平台的应用模式,在政府及各部门全面推广。
项目建成后,将为益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地籍房产管理、城市防灾减灾等提供标准的、权威的、统一的基础空间信息支撑,实现对经济、社会和其他专题信息的空间统计与分析,提升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宏观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作为数字中国、数字湖南地理空间框架的组成部分,纳入国家级、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成果国家、省、市三级共享。(张义 2009.12.1)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