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嘉兴南湖红船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由上海改在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浙江嘉兴的南湖游船上举行,嘉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而成为红色圣地。如今,如火如荼的数字嘉兴建设,为这里再添新彩——2009年10月22日,通过3年时间、8家单位、数百位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嘉兴全面完成了国家测绘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试点任务,数字嘉兴初具规模。嘉兴市建立了一套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基础测绘数据的管理、维护和分发;研制了一个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实现了面向城市信息化的地理信息便捷服务;分示范应用和推广应用两个阶段构建了面向规划、城管、公安、工商、气象、港航、文化、园林、水利以及公众10个领域的专题应用系统,极大地推进了嘉兴市的信息化进程。
![]() |
数字嘉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主界面 |
嘉兴市面向城乡规划的管理现状、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遵循实用方便、先进灵活、安全可靠、易于扩展的原则,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以“一书两证”为核心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业务审批自动化、图文互访一体化和信息发布智能化的目标。嘉兴市近年来新建的体育场、建委5号楼、技术监督局以及人民银行等建筑,都是在本系统的辅助下完成了规划方案的最终定稿。系统实现了三维空间下的可量可测,从地理位置和几何尺寸上保证了规划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全方位、多形式的浏览方式使不易察觉的设计缺陷能够被轻易发现,显著提高了项目评估质量;设计方案的实时导入,能够直观地显示规划效果,加快了方案设计和修正的效率;通过光照阴影、三维通视等空间分析,实现了规划指标的科学计量,有利于打造和谐的人居环境。这种直观、真实、形象的可视化方式,为规划业务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辅助手段,对于提升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提高规划管理效率,准确把握城市现状,科学设计未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
三维城市场景 |
嘉兴市城管办基于全市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网格化管理模式,创新城市管理工作流程,打破城市管理条块分割,强化发现、指挥、监督和评价的综合应用,是建立城市管理联动新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科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嘉兴市把核心区27.5平方千米范围内划分万米网格共167个,在单元网格基础上又划定了31个责任区,每个区域包含若干个网格,由一个巡查员负责,从而有效地界定了工作区域和范围,有利于明确巡查员的责任,便于考核。数字化城市管理将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部件和事件两大类,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分为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其他设施和扩展部件共7大类,进一步细分为86小类。同时把非物化的、人的行为类问题作为城市事件进行管理,共分为6大类、52小类。对于每一类部件和事件,都按城市管理职能和专业分工实行分类管理,通过地图翔实地显示属性、类别、网格区域、责任单位等,从而将管理内容具体化、数字化,并一一对应到责任部门。
![]() |
详尽的地名标注 |
110、119、120、122是人们常用的传统报警电话号码。为了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嘉兴市公安局积极推进“四警一体化”建设,基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改造了嘉兴市“四台合一报警服务台”,实现了报警一体化的自动定位与快速处置。基于地理信息进行四台报警的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真正实现了信息共享、快速反应、整体联动,进一步提高了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
![]() |
城市影像地图 |
嘉兴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类型、数量众多,要履行监管与服务并举的职责,亟需准确、实时、完备的现代化信息平台的支撑。结合具体应用需求,嘉兴市工商局以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基础,通过二次开发建立了工商行政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如工商企业的专题信息,可以从工商局信息中心服务器上调取,包括国有企业、集体所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个体工商户等,地图上的每个点都代表一个已依法登记的企业法人单位,这种快速、高效的定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准确标示在地图上的经济户口已有12000多家。
![]() |
![]() |
![]() |
城市管理实现了科学化、精细化 |
嘉兴市气象局以公共平台的地理信息为底图,叠加气象站、雷达、云图、闪电、能见度等气象观测信息,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预警系统。系统具备预警制作、预警分析、灾害推演、应急产品输出等多层次功能,实现了全方位的综合性预警应急服务。如灾害推演可利用气象、水文资料,计算出未来的降水可能带来的洪涝灾害,通过在地图上的展示,可以直观的看到灾害落区的动态演变情况。除了根据资料计算出来的动态演变情况展示外,系统还可以根据预测的路径做动态推演模拟。通过进行雨区范围和预测的移动路线设置,可以直观地了解云团移动过程中的影响区域。通过地理信息和气象信息的结合,气象局实现了服务落区的精细化、空间定位的准确化以及应急反应的科学化,大大提升了气象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 |
数字嘉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政务版 |
嘉兴市港航部门负责通航水域、交通运输船舶、水上交通安全、水运市场等的管理与监督。杭嘉湖地区是全国内河水路运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航区内河道密布,货源充足,潜力巨大。嘉兴市港航局利用调用平台的地理信息服务建立了港航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船舶的动态监测与科学管理。嘉兴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成之后,港航局积极联系,将地理信息引入到已有的应用系统中,综合运用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了船舶动态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监控中心可以随时获得船舶的各类动态信息,实现了对船舶通航状况的远程、实时、全天候监控,及时掌握辖区水域内船舶通航秩序,监控船舶违规航行行为,同时也可以发送航道、气象、水文、航行通告等通航安全信息供船舶航行参考,真正实现了船岸之间的“零距离”沟通。今后,嘉兴市还将在水域预警、快速搜救、船舶助航、生产调度、事故调查等各相关业务中逐步推广,在地理信息的支撑下,着力打造办公自动化、监管立体化、反应快速化、服务网络化的“数字港航”。
![]() |
城市矢量地图 |
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孕育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重要地区,是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嘉兴历代名人辈出,仅近代就涌现出茅盾、王国维、沈钧儒、徐志摩、陈省身等一大批名家大师,这都为嘉兴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嘉兴市文化局基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立了文物保护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的应用,为嘉兴市文物单位的分布、查询以及保护提供了科学的现代化技术手段。
21世纪之初,数字嘉兴为这座历史悠久、风光旖旎的红船圣地、江南古城增添了新的夺目的光彩!
![]() |
建筑规划方案对比 |
![]() |
港航地理信息系统 |
![]() |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
![]() |
气象预警应急系统 |
![]() |
高分辨率城市影像地图 |
>>>>>>>>>>>>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