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抢险作出重要指示。8月8日中午12时,温家宝总理率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受灾地区。
8月8日22时30分,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副部长汪民等领导在舟曲抗洪救灾指挥部,观看了甘肃省测绘局技术人员演示的灾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详细了解重灾区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等地理信息。
灾情发生后,国家测绘局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局长徐德明、副局长闵宜仁亲自部署相关工作。目前,国家测绘局已紧急调遣一架航摄飞机前往兰州,择机起飞;在第一时间开通测绘成果提供绿色通道,组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所属单位快速提取、分析测绘资料,制作完成并为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应急办、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土资源部提供舟曲县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区划图以及灾前灾后影像地图等测绘成果近80幅,积极为抢险救灾指挥决策、灾情评估等提供测绘服务;在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发布舟曲县各种高清地图,并提供下载。
灾情就是命令。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按照国家测绘局的部署,于8月8日清早组织专题服务部、遥感部和网络部人员紧急投入工作。闵宜仁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领导亲临现场指挥,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负责同志在现场协调落实相关工作。技术人员首先利用现有数据,制作出甘南地区区划图、舟曲县挂图和舟曲县遥感影像图。接着,又利用2.5米分辨率和10米分辨率SPOT卫星影像进行融合。到下午14时,制作出舟曲周边地区影像图、舟曲周边地区行政区划图、舟曲县行政区划图、舟曲县卫星影像图、武都区行政区划图、武都区卫星影像图和甘南地区地形图等7种专题地图,以及受灾地区1:5万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和西部县挂图数据。国家测绘局随即将这些图件和数据送往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应急办、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土资源部以及军队有关部门,为抢险救灾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地理信息支撑。
晚上18时30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在接到甘肃省测绘局送来的舟曲地区1:1万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三维地形数据及舟曲县城影像数据后,立即利用刚刚研发成功的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快速制图系统,赶制出舟曲城区高分辨率影像图、舟曲县城周边高分辨率影像图,并当即送往有关部门。当这些工作全部完成时,已是午夜12时。
8月9日下午15时30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接收到由总参测绘局提供的首批受灾地区灾后航摄数据和舟曲县城区影像地图。技术人员立即进行数据加工处理,赶制灾后影像地图。18时30分,灾后影像地图制作完成。国家测绘局立即将图件提供给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应急办、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土资源部、卫生部、交通部、民政部、国家减灾委等相关部门和中央电视台,为抢险救灾提供了最新资料。
甘肃省测绘局也积极行动起来,服务抢险救灾。8月8日5时30分,甘肃局接到省应急办要求提供测绘服务的紧急通知后,局党委非常重视,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技术人员突击赶制各种救灾图件。7时15分,第一批测绘资料送至省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8时20分,第二批测绘资料包括灾区救援飞机降落点坐标、舟曲县1:5万比例尺地形图、舟曲县公路图、舟曲县抢险专用航空影像图等,被及时送到省政府应急办。
9时30分,应国家测绘局要求,甘肃省测绘局组织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技术人员紧急制作舟曲县1:5万、1:1万比例尺地图数据光盘。13时30分,这批数据制作拷贝工作完成,并搭上了飞往北京的最早航班。
14时,甘肃局派出先遣测绘保障队一行13人,携带无人机航摄系统等设备,在局长缪树德和副局长苗天宝率领下,紧急奔赴舟曲县灾区。先遣队的主要任务是,抵达现场选建无人机起降场地,利用无人机对堰塞湖、河流、道路、居民区等受灾地区进行航空摄影,获取救援急需的影像资料,并现场处理、制作高分辨率影像图,为省、州、县抗洪救灾指挥部提供决策用图;核查灾区测绘基础控制网(点)受损情况,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甘肃局应急测绘领导小组,为全面开展应急测绘保障提供第一手资料。
中国测绘宣传中心、国家测绘局管理信息中心全力做好相关宣传报道工作。8月8日早晨,宣传中心派记者了解测绘部门提供服务的情况,并到工作现场进行采访。管理信息中心及时将测绘部门服务救灾工作的情况刊登在国家测绘局网站上,并提供舟曲县卫星影像图、航空遥感影像图、线划图等地图浏览与下载服务。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