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党建 > 机关党建 > 工作动态

业务工作部署到哪 党建工作就服务到哪
——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临时党组织建设情况调查

2013-07-04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赵腊平 张先余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陈玉明也许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两年在阿根廷的经历。

  作为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2011年11月15日,他成为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阿根廷西北部地区铜(金)矿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项目驻阿根廷办事处临时党支部的支部书记。

  这个被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商务参赞杨石翟称为“中方在阿根廷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实际上是一个只有5个人的小党支部。但她却是项目组的中流砥柱,不仅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而且成为悉心爱护党员、职工,使其摆脱长时间远离祖国和亲人思念之苦的“温馨之家”。

  这只是一个缩影。实际上,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一直注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一些单位为保证党内生活的连续性,在党员集体外出工作期间,专门成立了临时党组织,把党旗插在了‘前沿阵地’上。”说到临时党组织,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部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张少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记者调查,目前,国土资源部共有26家单位成立了临时党组织,其中包括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9个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16家科研单位,真正做到了“业务工作部署到哪里,党建工作就服务延伸到哪里”。

  临时党组织让党建工作看得见、摸得着

  调查发现,这些临时党组织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督察局临时党组织,一类是科研单位临时党组织。但不管是督察局外出督察,还是科研单位开展野外调研、到地方开展规划编制、找水打井等项目,都具有工作要求高、任务重、时间长、节奏快和强度大的特点。

  “环境陌生、条件较差、压力较大,这些因素经过长时间积累,很容易影响工作人员的情绪和精神面貌。”张少农说,“有了临时党组织,就可以充分发挥其加油站、减压阀和缓冲器的作用。”

  对此,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勘查机械研发中心林广利有着切身体会。

  近年来,该中心一直承担地质调查野外示范项目的工作。去年9月8日~10月28日,他们在新疆哈密大南湖戈壁滩地区开展了为期52天的野外化探取样工作,环境十分艰苦。

  “都说新疆‘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戈壁滩的气候更为恶劣,一天内温差近30摄氏度。气候干燥,大家常常嘴唇干裂,流鼻血;大风肆虐,沙尘飞扬,人连眼睛都睁不开;干旱缺水,生活用水没有保障。”林广利回忆说。

  承担该项野外示范任务的小组中,有4 名党员,其中有两名新参加工作的党员。为了保障野外项目的顺利实施,经该所党委批准,这4名党员成立了野外临时党支部,林广利成为临时党支部书记。

  在艰苦的环境中,临时党支部成了一面旗帜。“党员们冲在了第一线,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卷着沙砾的大风中,他们带头到戈壁深处打钻,夜里就在简陋的房子里睡木板床。从提钻杆、扛钻具,到采购、提货、维修机械,甚至每天的生活起居保障工作,党员们都抢着干。”

  说起这些,该中心主任宋殿兰很有感触,“要是没有临时党支部的带动,很多人恐怕都难以坚持下去。相反,在艰苦的条件下,这个小组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钻孔295个,累计完成进尺3115米,活儿干得很漂亮。”

  “这样的临时党组织,面对面、心贴心,让党建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使临时党组织真正成为了移动的战斗堡垒。”张少农这样评价说。

  党务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试验田

  说起野外工作的艰苦,张海强仍记忆犹新。

  前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在厄立特里亚开展工作,很多人水土不服。加上当地气候炎热,地形条件差,项目组部分成员情绪低落。当时,张海强是项目组临时党支部的成员。他主动请求到最艰苦的区块工作。

  他在野外风餐露宿,住帐篷、吃方便面,一个人连续工作了6天,徒步行进了170余千米,直到完成该区块的工作。等到达约定会面地点时,26岁的张海强蓬头垢面。筋疲力尽的他,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党支部的其他成员,均主动要求去最远的区块工作,战斗在最艰苦的地区。他们坚强、开朗和豁达的精神感染着项目组其他成员,提高了整个项目组的工作效率和战斗力。”项目组负责人对记者说。

  临时党组织建立在临时性业务团队上。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承担着急、难、重的任务,临时党组织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和带动团队成员完成业务工作,就必须在自身党性修养方面加强锻炼。

  “这需要临时党组织灵活多样地开展党建工作。”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平说,“相应地,临时党组织就成为党务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试验田,这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2011年,我国华北、黄淮等地出现严重旱情。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对口支援山东省临朐县抗旱找水打井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遇到复杂地层影响工作进度时,职工难免出现情绪波动。” 该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说,“临时党支部因地制宜,围绕抗旱找水打井任务开展了一系列党建工作。例如,开展“心声上墙”活动,把每个党员的承诺、心愿制作成展版挂在墙上,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树得起、扬得高的旗帜。”

  该中心还建立了开放式的党建模式框架。例如,在山东应急抗旱期间,抗旱突击队临时党支部与山东省临朐县国土资源局党委成立了联合党支部,打破层级和地域的界限,实现了党群关系联促、民生实事联办。

  开展活动的时间和经费问题仍是短板

  说起临时党组织发挥的作用,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委的负责同志都深有感触。他们对记者表示,这些临时党组织不仅是做好外出督察和野外科研项目的重要保障,而且还会在团队内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工作氛围,甚至还能有效地防控廉政风险。

  但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是让他们有些担心。这些问题中,包括临时党组织的覆盖度和规范化问题。

  记者在调查中得知,目前,各督察局在外出督察和调研时,基本都成立了临时党组织。但在科研单位中,还存在未按要求成立临时党组织的情况。比如,地调局所属28个科研单位中,仅有16个单位成立了临时党组织。

  规范化也是个问题。“党内现有规定中,对临时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没有具体要求。因此,多数临时党组织都是由负责人凭经验开展有关党建工作,缺乏规范化,也无法进行考核。”

  此外,临时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时间和经费缺乏也是个大问题。

  在采访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野外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开展小组活动的时间无法保证,往往都是在野外工作间隙,或者是晚上完成资料整理后举行组织活动,工作人员此时较为疲惫,加之在野外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党小组活动开展的形式多以开会、讨论为主,形式不够丰富。

  “同时,临时党组织的活动经费缺乏,尤其是临时党组织由多个单位党员组成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这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面对这些问题,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委正倡导临时党组织工作创新。“例如,我们倡导用博客、微博、微信、QQ群等方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党建工作,克服时间紧、场地缺等困难。此外,我们也正在研究临时党组织工作指导意见,努力解决经费困难等问题。”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委组织群工处的有关负责同志说。

扫描二维码分享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