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成果提供量大幅增加
2010年,测绘系统共提供各比例尺“4D”成果100.05万幅,比上年增加35.94万幅,增长56.1%;提供“4D”成果总数据量达到46.85TB ,比上年增加30.17TB,增长180.9%,测绘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测绘成果提供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4D”成果数据量达到了20.33 TB,较上年增长近14倍,其中一部分是为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提供应急测绘服务,另一部分是为国家开展林地调查保护利用和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等工作提供基础保障服务;二是“天地图”的开通以及一些省区数字城市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力度加大,促使“4D”成果用量大幅增长。
就“4D”成果数据提供地区(单位)来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量20814GB,占总数的43.4%,山东提供量15211GB居次,上海、江苏、浙江和黑龙江提供量均超过1000GB;其中上海增幅最大,达到9445.6%。
上海市“4D”成果数据提供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完善,使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对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增加。山东省“4D”成果数据提供量增幅也较大,达到151.6%,主要原因一是当地政府大力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数字城市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在省内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二是年内向当地驻军一次性提供最新的全省1:5万数字成果。
就“4D”成果数据使用部门来看:主要集中在测绘、林业、军事、规划和水利部门,使用量均超过了1000GB,其中测绘部门使用量达到18984GB,占总量的39.6%。
二、航摄成果提供量有所减少
2010年,测绘系统提供航摄成果63.2万片,比上年的70.4万片减少7.2万片,减少10.2%。主要原因是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对航摄成果需求量较大,2010年随着二调工作的结束,需求量较2009年明显减少。若剔除二调工作阶段性需求的因素影响,航摄成果提供量仍呈上升趋势。
就航摄成果提供地区(单位)来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34.0万片,占总数的53.8%,黑龙江、内蒙古、安徽、湖北和陕西提供量均超过1.5万片。
就航摄成果使用部门来看:主要集中在测绘、军事、科教部门,其中测绘部门使用量达到56.0万片,占总数的88.7%。
三、大地成果提供量有所下降
2010年,测绘系统提供大地成果26.0万点,比上年的28.3万点减少2.3万点,减少8.1%。主要原因是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全面开展使土地、地矿等部门对大地成果的需求急增,2010年随着二调工作的结束,需求较2009年明显减少,回归正常水平。若剔除二调工作阶段性需求的因素影响,大地成果提供量呈上升趋势。
就大地成果提供地区(单位)来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6.6万点,占总数的25.2%,江西、新疆、云南、内蒙古、北京和黑龙江提供量均超过1万点。
就大地成果使用部门来看:主要集中在测绘、地矿和土地部门,共使用22.1万点,占总数的85.0%。
四、地形图提供总量持续减少
2010年,测绘系统提供地形图39.5万张,比上年的46.5万张减少7.0万张,减少15.0%。从下图可以看出,地形图提供总体呈下降趋势。
就地形图提供地区(单位)来看:上海提供量14.4万张,占总数的36.5%,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贵州、内蒙古和新疆提供量均比较大。
就地形图使用部门来看:主要集中在测绘、地矿、交通、电力和林业部门,共使用28.0万张,占总数的70.9%。
2010年地形图提供总量虽然减少,但大比例尺地形图凭借其应用广泛的优势,提供量所占比重仍较大,1:1万及以大比例尺地形图提供数量占到提供总数量的76.2%。
五、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的分析与展望
2010年,测绘成果使用主要集中在测绘、地矿、土地、军事、规划、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在国家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测绘成果作为基础战略性信息资源和政府辅助决策的基础资料,对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愈加重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为了预灾、防灾、抗灾的需要,测绘成果应急服务保障日益迫切,2010年在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抗灾救灾中,测绘成果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国家级测绘档案资料部门,2010年提供的“4D”成果、航摄成果的数量和所占比重都比较大,在测绘成果提供应用方面继续发挥着重要的龙头作用。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测绘部门将按照“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总体战略,优化测绘发展方式、提高测绘发展质量,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测绘公共服务。随着国家基础测绘工作的大力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推广力度的加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速度的加快、“天地图”公众版等一批测绘成果开发应用的稳步推进等,测绘成果的提供应用将更加广泛和便捷。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