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直播 > 2017 > 全国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与服务成果新闻发布会 > 直播摘要

地质资料服务依托数字化建设成果开创新局面

2017-08-30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一是提供了便捷的社会化服务。2011-2016年,全国数字地质资料服务量持续增长,2016年度服务量为2011年度服务量的3倍多,同时纸质地质资料提供利用频次逐年降低。地质资料数字化使网络服务成为最主要的服务方式,2016年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到馆服务量2.4万人次,网站服务量187万次,占年度服务总量99%。

  二是提高了地质资料保护水平和服务效率。通过对破损和模糊纸质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延长了馆藏珍贵地质资料的保管和使用寿命。依托数字化成果,实现了地质资料在线浏览和信息查询,大大缩短了服务等待时间;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时间从3天缩短为2个小时,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地震和四川茂县山体垮塌等重大灾害发生时,快速提供应急数字化地质资料包服务。特别是前不久在四川九寨沟县7.0级地质发生后仅35分钟,就快速提取超过300档震区地质资料,在互联网发布了地质资料专享服务,为震后救援、灾情预测、重建等提供应急支持和辅助决策,同时根据现场需求及时进行其他地质资料数据处理,全力支撑应急搜救工作,应急响应速度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丰富了地质资料服务产品。为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需求,建设1:5万等系列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20万等系列水文地质图数据库、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等各类数据库服务产品,开发格尔木-库尔勒铁路、“西南三江”重要成矿带等专题服务产品;制作了1:5万区域地质图、1:20万区域地质图等系列公开版服务产品;深入分析挖掘数字地质资料历史和档案价值,制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地质矿产史料展、中国首批地质学生毕业百年实习报告展等展览展示服务产品,社会反响强烈,地质资料工作得到广泛宣传。同时开展了定制服务,如为库格线铁路选线集成了基础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等资料,为国家地下水水质监测工程提供了黄河、淮河、海河、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集成水文地质数据信息,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保障民生等重大工程提供了数据支撑。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