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质科技进步显著,指导找矿作用明显。创新了我国10类主要矿床类型的“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在具体找矿实践中广泛应用推广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在胶东金矿、红透山铜矿、大厂铅锌矿、江苏栖霞山铅锌矿、湖南康家湾铅锌矿等一批老矿山新增资源储量相当于又找到一个大矿,对于稳定矿业经济和矿工就业提供了资源基础。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研究有效指导找矿取得重大突破,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在特殊景观区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浅钻取样技术都有新的进展。针对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面临深部找矿的情况,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勘查技术装备,对深部矿体的定位更加准确。特别是航空物探综合测量系统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构建了“空地一体”快速作业机制。制约页岩气勘查开发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装备初步实现了国产化,成本不断降低。在国际上首次形成非一致时延地震技术系列,微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应用新增一批石油和天然气预测地质储量。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