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离开前,曾叮嘱我要亲手将他20年悉心整理的这些宝贝交到队上。现在,我代表我们全家把这些资料交给国家,交给党组织,完成他的遗愿。也希望这些东西能够为社会发挥最大的价值。”日前,在江西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举行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捐赠仪式和杨衍忠同志事迹座谈会上,该队原物化探高级工程师杨衍忠的妻子胡香娇从该队党委书记陈武的手里接过捐赠证书,擦掉泪痕,躬身致谢。全场唏嘘。
5月20日,优秀共产党员、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原物化探高级工程师杨衍忠,因病医治无效离世。临终前,他在给队领导的信里写道:“我现在身体很不理想,我拟编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已基本完成。我要将这600万字、几百张图无偿献给大队、献给国家、献给党。这可能是我为地矿事业奉献的最后力量。”这位77岁的老人,用他毕生的追求,完成了献身地质事业无上光荣的生命绝唱。
杨衍忠1938年出生于瑞金的一个红色家庭。参加工作以来,他在野外从事物化探工作整整38年,先后承担过多个国家级、省级找矿重大项目。1983年起,杨衍忠深入到赣南多个矿区勘查调研,在工作之余,搜集了大量珍贵的地质矿产、物探遥感资料。1994年退休后,杨衍忠考虑到当时南岭地区地质基础资料薄弱,决定进一步详细补充整理几十年来收集的地质、矿产、物化探资料。20年来,他几乎足不出户,忍受着病痛,每天坚持工作数小时,用去了数千支笔、数百斤纸张,以惊人的毅力编撰了这部文稿。
据介绍,这部文稿首次系统梳理了赣南地区中比例尺航磁、土壤、重砂、水系沉积物等2400余处异常分布和特点,全面收集整理了赣南18个县共3000多处地质矿产异常资料,并建卡归档,填补了多项异常空白,为今后地质找矿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指明了方向。
据悉,近日,江西省地矿局党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向杨衍忠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杨衍忠同志学习。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