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直播 > 2013 > 寻明胜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 直播摘要

"最穷的乡官"寻明胜用实干托起了芍药山乡的"核桃梦" 寻明胜生前同事介绍寻明胜担任芍药山乡乡长期间的感人事迹

2013-07-18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寻明胜同志是我走上工作岗位接触过的第一位领导,也是我生命中最敬重的人。  

  2002年初,他被委以重任,担任"全县条件最差、经济最弱、农民最穷"的芍药山乡乡长。当地百姓描述这里的地貌说:"远看青山羊,近看是石硠,仔细一看石头缝里还有几根地瓜秧"。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全乡境内竟有大大小小198座山头。山石连着山石,到处是簸萁大、巴掌大的地块。漫山遍野,除了几棵零星的核桃、山枣树,就是光溜溜的石头、荒草和荆棘。面对如此贫瘠的山沟沟,一位来视察的省厅领导不解地追问:"你们都吃什么?"而德国粮农专家则断定这里缺乏人类最起码的生存条件。

  当时的芍药山村民,苦扒苦做忙活一年,收入不足几百元,寻明胜为此焦虑不安,寻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焦虑不安。

  那些个日子,他几乎跑遍了全乡所有的沟沟坎坎,勘查地形,考察民情,倾听民意,足迹踏遍了所有的村落,硬是生生磨破了几双布鞋。他在乡党委会上表态说:"我们芍药山乡虽然山多石多,可骨头缝里的肉香,石头缝里的土肥。几届党委政府定下种植核桃树的路子都很对,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做到位,迅速扩大面积和改良优质品种,如果我们成功栽种了几万亩优质核桃,就真的能够打造中国核桃之乡,老百姓就有好日子了!"

  2003年3月的一天,他带着我们去山西购买核桃树苗。一路马不停蹄,颠簸几个小时赶到后就直接进了苗圃。他一株株精挑细选、反复鉴别,直到晚上九点多,才把树苗装上车。大家都准备好好休息的时候,他却说:"我得先回去,不能耽误村民种植树苗子",坚持随车一起走。我们怎么劝都劝不住,他硬是披上黄大衣,头也不回地钻进驾驶室。看着他和车一起慢慢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我们几个人傻傻地站在那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可万万没有想到乡里投资,千辛万苦采购的核桃树苗,白天好不容易发动村民栽下去,夜里就被人偷偷地拔掉。第二天补栽上,夜里又被拔掉。我们听到消息都气坏了,寻乡长却劝我们说:"大伙沉住气,村民们有抵触情绪,都还是老思维,想种点地瓜花生什么的,能收一点是一点,这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到家啊!"。于是,他带着工作人员,白天不知疲倦的一个村一个村地跑,一家一户去做工作,晚上就蹲在村边地头上,与村民算对比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十多天的不懈努力,村民们终于想通了,由最初的不想栽,到后来,争着到村里来要树苗子,想扩大种植规模。

  就这样,寻明胜从乡长到书记,一干就是七年。七年来,芍药山的核桃树最初了几十亩到几千亩再到几万亩,从劣质品种到优质品种,小核桃终于长成了大产业。十几个核桃生态专业村,年产核桃150万公斤,人均收入也增加了1000多元。

  在万亩核桃园花果飘香的时候,他又把目光瞄准了那一条条如羊肠般蜿蜒的山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车从路上过,遇坑要人推",这是芍药山乡人常说的一名顺口溜,祖祖辈辈,芍药山人走的都是泥巴路、砂石路,不光生活极不方便,还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作为芍药山乡的领路人,寻明胜明白这脚下的路对芍药山乡的重要性。但要修路,谈何容易?芍药山乡不但经济基础差,还山高、沟多。

  人们常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为了协调和筹措资金,寻明胜不知想了多少法子,跑了多少路。就连他自己都说:"这腿都跑细了"。为了给老百姓增加一点收入,他又动员村民们把这些青石进行加工销售。

  施工的日子里,寻明胜又天天守在工地上。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一段日子,路面上的温度,每天都高达四五十度,他穿的褂子,每天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后背上总是结着一层厚厚的碱花。大裤衩上沾满了尘土和水泥,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由于连续劳累,他终于身体不支,晕倒在工地上。当大伙手忙脚乱地把他唤醒,准备把他送往医院时,他却连连摆手,说道"不要紧,低血糖,吃点东西就好了。"说着从衣兜里摸出一小把花生米吃起来,吃完了,扑打扑打身上的泥土,又继续去铺路边石。路在一米一米的往前延伸,老百姓跟党和政府的感情也在一点一点的加深。

  一枝一叶总关情。寻明胜为芍药山做了很多,他走访过的烈军属、贫困户,他关心扶持过的农家乐,他帮助过的年轻干部,人们谈起他,总是能够讲述一两个感人的细节。他那土地般的淳朴,岩石般的性格,核桃树一样的执著,一切都扎根在乡亲们的心里。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