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直播 > 2012 >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成果发布会 > 背景资料

2010年第三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

2010-10-21      来源: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根据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最新数据,2010年第三季度全国重点区域和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如下:

  一、全国地价总体水平呈小幅上升态势,环比增速有所回升

  2010年第三季度,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2805元/平方米,商业、居住、工业分别为5018元/平方米、4085元/平方米和623元/平方米;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76%、2.05%、1.96%、1.41%;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98%、10.14%、11.74%、5.34%。

  本季度,全国地价总体水平呈小幅上升态势,环比增速较上一季度有所回升,各用途地价环比增长率均高于上一季度,其中,商业地价环比涨幅最大;受去年下半年地价增长较快的累积影响,地价水平同比涨幅明显,但增速略低于上一季度,其中,商业和居住地价同比增速略有放缓,工业地价同比增速加快。

  36个重点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变化趋势与全国105个城市基本保持一致,且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105个城市平均水平。综合、商业、居住、工业地价水平分别为3822元/平方米、6286元/平方米、5513元/平方米和765元/平方米;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20%、2.26%、2.28%、2.07%;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69%、11.07%、12.79%、7.91%。

   图1 2007年3季度以来36个重点城市综合地价增长率曲线图(%)

  二、全国三大重点区域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环比增速回落;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同比增速趋缓

  2010年第三季度,三大重点区域综合地价水平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水平最高,为4342元/平方米;珠江三角洲地区次之,为3766元/平方米;环渤海地区最低,为3088元/平方米。

   图2 2010年第三季度三大重点区域地价水平(元/平方米)

  从环比增长率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增速回落,涨幅低于上一季度,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涨幅均高于上一季度。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和其他两重点监测区域,为1.38%,较上一季度下降了0.55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和其他两个重点区域,为2.35%,较上一季度上升了1.41个百分点;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介于其他两个重点监测区域之间,为2.13%,较上一季度上升了0.16个百分点。从同比增长率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同比增速趋缓,涨幅低于上一季度,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涨幅均高于上一季度。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并介于其他两个重点区域之间,为11.04%,较上一季度上升了0.15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和其他两个重点区域水平,为12.17%,但较上一季度下降了4.56个百分点;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则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和其他两个重点区域,为8.71%,较上一季度上升了1.06个百分点。

   图3 2010年第三季度三大重点区域综合地价增长率(%)

  三、东部地区重点城市综合地价平均水平及环比、同比增长率均高于全国36个重点城市和中西部地区重点城市平均水平

  2010年第三季度,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东部地区综合地价平均水平最高,达5611元/平方米,明显高于全国36个重点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均低于全国36个重点城市和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其中,中部地区综合地价水平最低,为1902元/平方米;西部地区综合地价水平高于中部地区,但远低于东部地区,为2548元/平方米。

   图4 2010年第三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地价水平(元/平方米)

  从环比增长率看,东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36个重点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为2.51%,较上一季度上升了0.5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低于全国36个重点城市和东部、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为1.75%,较上一季度下降了0.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低于全国36个重点城市和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但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为2.03%,较上一季度上升了0.53个百分点。

  从同比增长率看,东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36个重点城市和中部、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为12.86%,较上一季度下降1.90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低于全国36个重点城市和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分别为8.61%和8.13%,均较上一季度上升了0.09个百分点。

   图5 2010年第三季度东中西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

  四、全国分用途地价水平中,商业、居住地价环比增速回升,而同比增速趋缓;工业地价环比、同比增速均呈上升态势

  2010年第三季度,我国房地产市场交易量有所回升,房地产建设用地需求大于上一季度。全国商业、居住地价环比涨幅分别为2.05%、1.96%,增速均略有回升,较上一季度分别上升了0.07和0.23个百分点,同比涨幅分别为10.14%、11.74%,增速较上一季度趋缓,分别下降了0.53、0.86个百分点。工业地价方面,随着我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地价持续上升,环比、同比涨幅分别为1.41%、5.34%,较上一季度分别上升了0.32、0.42个百分点。

  本季度,长江三角洲地区商业、居住、工业地价环比增速均有所放缓,增长率分别为1.54%、0.83%、1.83%;商业、居住同比增速放缓,工业同比增速有较大幅度提高,增长率分别为10.40%、14.39%、8.16%。珠江三角洲地区商业地价环比涨幅趋缓,居住、工业地价涨幅有所上升,分别为5.45%、0.70%、2.88%;商业、居住、工业地价同比增幅则保持较高水平,但均有所回落,分别为29.07%、11.74%、8.99%。环渤海地区分用途平均地价水平变化相对平稳,变化较为突出的是居住地价,其环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80%、12.95%。

  五、城市间居住地价呈现层次性差异,一线城市地价增幅持续回落,部分二、三线城市上涨明显

  三季度,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地价环比、同比增速加快、放缓的城市约各占一半。综合地价环比涨幅超过5.0%的城市由上季度的10个减少到6个,依次是石家庄、保定、昆明、宜昌、海口、泰安;综合地价同比涨幅超过20.0%的城市由上一季度的12个减少的8个,包括海口、昆明、荆州、深圳、九江、中山、上海、北海。

  就居住地价而言,三季度,约有三分之一监测城市居住地价环比增速较上季度有所放缓,约一半监测城市的居住地价同比增速放缓。

  一线及房地产市场热点城市中,除广州因二季度调整幅度较大(环比-2.65%)有所回升外,其他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增幅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环比放缓态势。同期,石家庄、昆明、南宁、长春、保定等二、三线城市居住用地价格环比增幅均较二季度有明显上升。

  六、当前形势分析

  进入三季度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落实调控政策,继续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采取措施,引导预期,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地价增速放缓。但受宏观经济增速持续增长的影响,各业用地需求仍较旺盛,地方政府实施供地的节奏加快,加之部分市场主体预期调控政策见底和传统旺季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二、三线城市地价增速回升较快。

  (一)投资和消费稳定较快增长,地价变动整体呈现微升态势。

  2010年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比较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小幅回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继续保持高位。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仍然持续,流动性继续走高,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8.75万亿元,同比增长19.2%,较上月提高1.6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45.6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较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全国CPI更是创下了22个月以来的新高,达到3.5%,通胀预期进一步加剧。

  在国民经济和投资高位增长前提下,在城镇居民收入、就业感受和预期指数有所转好的情况下,信贷投放充裕和流动性过剩依旧存在,对土地市场的引致需求仍较旺盛,土地市场供应规模持续加大,地价环比增幅在上季度回落的基础上出现微升。

  (二)调控政策层层推进,市场主体持续观望,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得到遏制,但不同城市的市场反映有所差异。

  国务院领导在有关会议上反复强调:要继续落实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炒作等不合理需求,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稳定社会预期,巩固调控的初步成果,完善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此期间,策应房地产调控形势,中央及地方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继续强化楼市调控。8月12日,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收紧部分房企融资闸门;8月17日,北京宣布将加强开发商预售款监管,进一步压缩开发商资金链;8月19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会曝光2815宗闲置土地,促使房地产商加快土地开发步伐,确保增加房地产市场有效供给。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中也强调“稳定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遏制部分城市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措施,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9月下旬,以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两部委联合发文为先导,有关部委再推房地产调控新举措。

  上述可见,房地产调控措施进入层层推进,全方位部署阶段。统计数据显示,7、8两个月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量跌价滞,房价走势趋稳,对市场变化反应较为灵敏的存量房价格出现回落,但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指数有所上升。

  楼市变化反映在土地市场上,一线城市及热点城市地价增幅逐步回落。但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显示居民对未来房价上涨预期有所上升,受部分市场主体预期调控政策见底和“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影响,加之地方政府实施供地的节奏加快,土地市场初现“回暖”迹象, 部分二、三线城市居住地价涨幅明显。

  八、后期走势判断

  四季度,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预计土地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仍然保持高位态势,加之部分城市区位较好的“黄金地块”陆续入市,个别“高价地”的出现仍有可能。但是,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逐步加大,房地产紧缩性调控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以及“新五条”出台带来的市场观望和市场心理的变化,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将继续趋稳,地价总体水平或将延续平稳微调态势。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