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直播 > 2011 > 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成果新闻发布会 > 背景资料

全国危机矿山找矿又见新成果——云南澜沧老厂矿山延寿30年 新增铅锌金属量10万多吨、银230多吨

2009-11-18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11月5日~6日,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管理办公室、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南冶金集团下属的云南澜沧铅矿有限公司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联合召开现场会,交流研讨澜沧老厂矿山最新找矿成果。得益于全国危机矿山找矿专项资金拉动、理论创新、专家指导和多方支持,老厂矿山新增铅锌金属量10万多吨、银230多吨,极可能在矿区深部发现一个超大型矽卡岩型斑岩型钼矿,矿山开采时限由不足3年延长到30多年,预计潜在经济价值超千亿元。

老厂铅矿已有断断续续600多年开采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相关勘查单位进行过较为详细的调查评价,并由当地铅矿开采。该矿矿业权由云南澜沧铅矿有限公司拥有,其丰富的金属矿储量使公司成为澜沧县乃至普洱市最大的纳税企业,对澜沧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以汤中立院士、裴荣富院士、全国危机矿山找矿专项总工程师叶天竺为代表的专家委员会、监审专家等对该矿的最新进展高度评价。由于理论、技术所限,此前的钻探多停留在700米以浅,至2006年,剩余储量只够开采3年。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于2006年为该矿山立项,中央财政资金投入694万元,拉动企业自筹投入1894.98万元,共布置18个钻孔,累计钻探1.1万多米,钻探最深达到近1500米。经过3年多工作,在深部斑岩发现了3层钼矿化体。钼矿化南北控制700米,东西宽超过400米,矿体总厚度达600米~800米,为一个深部厚大钼矿床,预计远景规模可达超大型。公司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该矿区位于“三江”成矿带中南段,如果得以确认,将为“三江”地区下一步找矿成果提供重大理论支持。

来自国土资源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办公室、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及云南省有关地勘单位、矿业企业、科研院校及普洱市、澜沧县等方面的有关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了现场会。(记者 刘振国 冉玉兰)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