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地球仿佛到了多事之秋,且不说频发的地震在瞬间吞噬了如此多的无辜生命,单是随手翻看一下近期新闻,就能看到一些令人忧虑的气候变化事件:百年不遇的旱灾、罕见的暴雪、肆虐的洪水在地球的不同角落不时出现,地球好似疾病缠身,人类生存面临严峻考验。
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原因何在,或许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但地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却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城市蓝天不再,许多河流、湖泊失去了往日的清澈,蔚蓝的大海边漂浮着无数丑陋的垃圾,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美丽的海岛国家面临被大海淹没的危险,地球上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一些植物同样成为濒危物种。科学家们用生态足迹、生态赤字记了人类对地球所欠下的账。根据2004年的统计,全球的平均生态赤字为0.4公顷,地球的生态足迹已经超出其再生能力2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地球需要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再生出我们一年所消耗的能源。可见,地球不断透支着它的“生态青春”,为了人类生存,它已不堪重负。
爱护地球、保护地球资源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每年的4月22日“地球日”这天,全球都在宣传保护地球环境,珍惜地球资源。“地球日”推动了人类对地球的关注。今年的“地球日”更有一句乐观的口号,“地球日,你在乎,就有用”。而世界上一些国家都把4月叫做“地球月”。笔者想,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我们心中永远装着“地球日”,天天都是“地球日”,从一点一滴做起,那么地球才能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重返青春”。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法国作家弗朗斯瓦·毛里亚说得好:“如果失去了地球,即使赢得了整个月球,那也是徒劳无功。”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