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质灾害点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影响大,造成损失十分严重,是国家防灾减灾的重点。也与防汛工作密切相关,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局部强降雨、极端干旱和超强台风等极端天气多发、并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呈频度增大,强度增强等趋势。
此外,随着社会发展,修路、开矿等大量人类活动也一定程度加重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据近五年来的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洪涝灾害死亡人数1260多人,其中山洪、泥石流达到579人达到77%,而且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山洪地质灾害不仅导致人员伤亡,而且常常直接毁坏防洪工程和其他基础设施,此外形成堰塞湖,或者形成涌浪,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后果十分严重。如2009年7月四川甘孜州康定县发生泥石流,形成堰塞湖。2008年5.12汶川强烈地震形成唐家山等113座堰塞湖,由此可见地质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洪密切相关,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是实现防洪保安的基础,意义十分重大。
国务院领导历来高度关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近年来多次做出明确指示,遵照温家宝总理的指示精神,我们编制了全国山洪防灾工作规划,根据国务院批复意见,又共同启动了全国103个县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工作,通过开展完善暴雨山洪监测预警系统,编制防御预案,建立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宣传防御知识,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等措施为主的试点建设,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减少人员伤亡,为我国山洪增强防御项目建设实施积累经验。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