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直播 > 2009 > 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规范总结表扬暨进一步推进整合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 > 背景资料

护好用好“聚宝盆”——青海整顿和规范矿产开发秩序纪略

2009-05-08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目前省内已发现各类矿床、矿点和矿化点2600余处,共发现矿产125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105种。全省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达17.25万亿元,占全国保有储量潜在价值的19.2%,按人均占有量计算,青海省人均323.16万元,在全国名列首位,是全国人均水平的40多倍。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曾有一段时间,青海矿产资源粗放利用,小、散、乱的局面普遍存在。为改变这种情况,实现资源的有序高效利用,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大力开展矿产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部门联动齐抓共管

为实现部门联动、共同协作,青海成立了整规领导小组,将省招商局充实到领导小组中,成员单位由工商、环保、安监、经委等10个部门增加到11个,各州(地、市)也及时调整和充实了整规领导小组成员。各地区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加强了对先进经验和正面典型的宣传,向社会公开了5起典型违法案件的查处结果。

青海省制定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督察工作方案,省整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4个联合督察组,对全省8个州(地、市)进行了督察。为进一步规范重点矿区的开发秩序,省国土、工商、环保、安监、经委、水利、发改等部门又组成4个督察工作组,赴重点矿区木里煤田聚乎更、江仓矿区开展了现场督察,共清查矿山企业8家,发现并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7起。

逐渐清理严查违法

各地以自查为主,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拉网式清查,建立了原始清查档案和记录。对清查发现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依法进行处理。全省共清查持采矿许可证矿山企业 865个,持勘查许可证勘查项目386个,重点、热点矿区及在整顿规范期间已依法停产关闭的矿山企业113个,共发现各类违法行为35起。

坚决打击盗采砂金及煤炭等资源的违法行为。在重要交通要道、重点矿区入口和砂金矿区所在地乡镇设立了禁采标志,加大了专项动态巡查力度,在通往矿区的重要路段设立关卡,严防采金人员和采金设备进入矿区,海北州和格尔木市及时发现并制止了2起群体性盗采行为。

推进整合优化格局

为实现资源规模开发、集约利用,青海省深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按照“做大做强”的原则,引导和促进各类企业联合组建大型集团公司,注重引进国有大型企业作为资源整合战略重组的主体,形成多元投资、一个主体开发经营的格局。如在默勒煤矿区,引进了西部矿业集团公司,对该矿区11个采矿权实施整合,形成2个大型矿井,进一步优化开发格局,部际联席会议督察组对青海省的这一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按时完成资源整合工作, 青海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整合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整合任务的通知》,要求各州(地、市)整规领导小组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以整顿促整合,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和各地方政府的作用,按照省政府的部署积极推进整合工作,确保按期完成整合任务。目前全省29个整合矿区中,默勒煤矿区、祁连县小东索铁矿区等11个矿区已完成整合任务,门源县瓜拉煤矿区、乐都县下黑岭石英岩矿区等7个矿区因矿业权灭失等原因不再进行整合,察尔汗铁路以东钾镁矿区等9个矿区正在进行整合,乌兰县茶卡盐湖和大柴旦行委鱼卡2个矿区上报的整合实施方案不合理,目前正在修改上报中。

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为加强对矿业权转让行为的监管,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与省工商局联合制定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矿业权非法转让清理专项行动的意见》,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矿业权非法转让清理专项行动。经初步清理,全省共有矿业权1208个。已编制完成全省探矿权采矿权名录,并将名录提供给省工商局。此外,组织人员对《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2008年阶段成果简报(青海省)》中涉嫌矿产资源违法的27个图斑逐一进行了核查。通过核查,其中23个图斑为老采区、堆煤场、风井和停采点等,不存在违法现象;3个图斑为无证开采,对3起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1个图斑为高原炼焦实验采煤区,采矿手续正在完备中。

国务院九部门验收组日前对青海省整顿规范工作和“回头看”行动进行了检查验收,认为青海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整顿规范工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显著。通过整顿规范,矿业秩序明显好转,初步建立了具有青海特色的矿产资源管理新机制。(记者 康维海)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