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直播 > 2009 > 20090429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 > 直播摘要

贠小苏:统筹兼顾,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2009-04-29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2009年4月29日15:00-16:00,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图为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贠小苏作重要讲话。(曹继东 摄)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贠小苏:

三、统筹兼顾,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当前,国土资源部系统正在开展“保增长保红线”和“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地要以“双保”行动和大讨论为契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提升防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一是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实践证明,群测群防是有效的防灾手段,在避免人员伤亡上往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群测群防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只有长久坚持、持之以恒,才能使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群测群防的关键在于监测人的责任心和防灾知识,各地务必要在这两个方面狠下功夫,同时要给予责任人必要的经济补助,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教育,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提高防灾水平。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创造条件,不断地提高防灾的科技水平。

二是不断提高应急防治水平。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是体现国土资源部门优势,尽可能减少和减轻损失的有效办法。要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做好防大灾、应大急、抢大险的充分准备,不断完善细化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预案编制完成后,不能墙上挂,更不能束之高阁,要不断在演练和实践中修改完善,务求灾害发生时能够做到:指挥有方、措施有用、效果要好。同时,要切实抓好以地震灾区为重点的全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断从根本上提高灾害防范水平。

三是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我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地震灾区和西北、东南山区,分布在大江、大河、铁路、公路和管线的沿线,分布在大型矿山和矿产品集中开采区,可以说是点多、线长、面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既要以灾害隐患密集区为落脚点,又要高度重视和防范人口密集或大型工程所在地的灾害防治,既要做好自然因素引发的防治工作,也要重视做好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防治,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为扩内需、保增长、保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四是增强科学防控水平。要广泛听取地质专家、技术人员和长期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实现防治的科学决策。同时,构建应急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防灾的科技含量。一方面,有效运用卫星、航空遥感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专业监测调查和评估。另一方面,推广群测群防简易监测仪器,作为防灾的重要辅助手段,提高群测群防的效率和水平。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