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直播 > 2009 > 20090429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 > 直播摘要

贠小苏: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9-04-29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2009年4月29日15:00-16:00,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图为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贠小苏作重要讲话。(曹继东 摄)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贠小苏:

  二、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进入4月以来,重庆、云南、广东等地已陆续出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各方面信息看,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

  一是气候条件不容乐观。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计,2009年汛期,我国主要多雨带将位于华北南部至江淮地区北部,江南南部、华南、西南南部等地降水可能偏多。在我国登陆的热带气旋个数将较常年偏多,灾害影响较为严重。局地性、突发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的地质灾害将呈点多、面广、频率高的趋势。

  二是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将可能开始凸显。从去年开始,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内需、保增长,国家实施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将有近2万亿元的资金投向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保障房的建设。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增大对地质环境的扰动破坏,加大引发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的可能性,加重地质环境安全保障的任务。

  三是三峡库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十分严峻。根据专家对国内外水库情况的研究,新建水库蓄水运行初期3-5年内是激活、产生原有或者新生滑坡及塌岸的集中期。地震灾区因植被覆盖等原因,使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点处于隐蔽状态。在水位消涨、降雨、余震等因素的诱发下,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三峡库区和地震灾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任务繁重,决不可轻视。

  四是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防治工作缺少资金的保障,一些地方防灾经费没有得到落实;应急防治的体制、机制还亟待完善,应急专家队伍、设备还比较匮乏;少数地方对依法加强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还重视不够,工作还不到位;特别是还存在灾情险情分析判断分析不准确、报告不及时等。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深入分析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认识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更应该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是,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要在看到它的复杂性、艰巨性的同时,更要重视它的长期性,从而使我们各级各个方面在做好地灾防治工作的同时,既要研究解决好新问题,更要重视解决好影响长期防灾的突出问题和基础性的一些困难问题。使我们地灾防治工作在年年取得进步的基础上,不断地解决好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全局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