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自然之声

“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研讨会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

2018-10-17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高慧丽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10月15日,“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研讨会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会议透露,“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两年来,完成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填图面积490万平方千米,完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面积140多万平方千米。

  据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于2016年5月落户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物化探所,并启动实施了“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两年来,该中心与32个发展中国家开展了积极合作,完成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填图面积490万平方千米和中国第二轮地球化学基准观测网采样930万平方千米;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完成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面积140多万平方千米;培训各国技术人员近500人次;制定了国际地球化学填图指南,为发展中国家地球化学填图提供技术服务,发挥了中国技术的引领作用。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实施,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在研讨会致辞中倡议:一是加强发展中国家地球化学填图技术能力建设,分享中国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地球化学方面的基础支撑。二是加强全球地球化学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提高地球化学数据共享服务和智能化水平,搭建科学界、决策者与社会大众资源环境地球化学知识的沟通桥梁。三是加强国际中心多边合作机制的建设,加快推进大科学计划的实施。在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上,中非领导人共同倡议建立中非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希望以此为契机,推进非洲全球尺度地球化学研究水平。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哥伦比亚、意大利、爱尔兰、巴西等国的专家代表围绕“全球尺度地球化学服务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梳理总结了“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两年来的科研工作进展,深入交流了地球化学填图工作在全球资源评价、环境、健康、农业发展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地球化学填图合作成果及工作经验。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