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自然之声

王承德呼吁拯救水资源降低雾霾危害

2015-03-05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刘晓慧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顺天德中医医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原主任王承德在提案中阐释了雾霾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工业烟气、交通尾气,炉窑烟尘、生活燃烧、农业焚烧等只是雾霾产生的一个方面。另一个被忽视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的力量。人类要顺应自然,天人相应;保护自然,天人合一。

  《黄帝内经·素问》有“地气上为云,天气降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天地的和谐主要靠地气升为云,天气降为雨,一升一降,阴阳交泰,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王承德说,现在,由于地面水急剧减少,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水循环系统破坏和失调,雨水减少,地面干燥,湿度降低。而湿气的特点是重浊粘滞,吸附性强,可将万物吸附于地面,包括雾霾。由于地面没有湿气,不能黏着和吸附雾霾,致雾霾在空中飘浮,大自然失去了自净能力,形成了恶性循环。

  王承德认为,治霾必须治本,治本必须治水,拯救水资源是治理雾霾的治本之举。水资源的拯救刻不容缓。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从退耕还林、种草种树、建造湿地湖泊、生态移民、补充地下水、限制并禁采地下水、兴修水利、节约用水、提高水价、淡化海水、合理使用水资源等方面采取措施。

  他建议,将水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及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将水的供求以及开发利用优先纳入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计划和规划。加强水危机宣传教育,使全社会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建立节水型的农业、节水型的工业及节水型的社会,开展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江河水源涵养营造和保护,加大种草种树、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工程。立即限制或停止地下水的开采,防止由于过度开采导致的雨量减少、土地沙化加剧及雾霾的形成。加大湿地、湖泊再造工程。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和完善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加快海水淡化的研究和利用。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