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自然之声

大爱无声 岁月有痕
——读《杨衍忠日记选》书稿有感

2014-09-15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夏磊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当我小心翼翼地翻开《杨衍忠日记选》书稿时,心中充满了敬意。这不仅是因为眼下全国都在学习、传颂杨衍忠同志的先进事迹,还因为,这本近10万字的书稿和杨衍忠600万字的地质资料相比,同样是沉甸甸的、感人至深的,它把我带到了那个火热的纯真年代,让我认识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朴实平凡而又亲切真实的一面。正如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同志在《日记选》序言中所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一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真切地感受到一位地质队员对找矿事业的无限热爱,真切地感受到一位科技工作者的博大胸怀。”

  这本书稿的前面记录了杨衍忠同志去世前的一段话:“我现在身体很不理想。我拟编的江西南部地质矿产文稿已基本完成,本想定稿,估计有困难了。我要将这600万字、几百张图无偿献给大队、献给国家、献给党,估计可提供几百处找矿信息。这可能是我为地矿事业奉献最后的力量。”这段话让人们为之动容。而我想说的是,杨衍忠同志的口吻和精神,与50多年前非常一致,永远是那么平静内敛,并且充满了自省。他就是这样一个信念执着、始终如一的人。人世间的伟大其实都是蕴含在平凡之中的,杨衍忠的不平凡,就在于他对平凡生活和工作的热爱。

  “当一个人的思想上没有负担,看到自己的前途,感到有了一个目标时,那他是最幸福的了。”这句话是杨衍忠24岁时在日记中写下的。他对节俭的要求几乎是苛刻的:“除皮鞋一双、长裤一条、绒衣一件、外套一件外,均不再置。”然而,他对奋斗目标的追求又是不打折扣的。1961年7月29日,他制订了一个计划,第一句话就是:“努力上进,轻装前进,珍惜时光,听党的话,积极参加各种活动。”30年后的1992年10月3日,他完成了营幅1∶5万锡多金属成矿预测工作报告初稿,非常高兴,却只轻轻地说了一句:“找矿是我们的天职,别无他求。”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从杨衍忠的日记里,我读懂了这句话。他对工作和事业的热爱,远远超过了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杨衍忠二十几岁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和幸福观,而且几十年坚守不变,这正是最值得我们敬仰的。

  在这部书稿中,我读出了许许多多的“爱”字,杨衍忠爱党、爱工作、爱亲人、爱同事、爱一切美好的东西,而这种爱没有丝毫的造作,它那么自然地流淌在他的笔端:“姑娘们确实长得很美,一看就使人爱。但是,我感到香娇长得更美,我更爱她。”“只要自己有一口饭吃,则应让半口饭给家里人吃。我没有什么理由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比家里人更好一点!”爱就这样成了杨衍忠肩上的一种责任,而当这种责任被加在事业上时,就唤起了无穷的力量。在他的日记里,大量的篇幅是对工作的记录和研究,因而他大量的时间也都用在了出野外和整理资料。他不允许自己浪费时间,但对帮助同志却不遗余力。他在一篇日记里记述,看到别人在读自己送的学习资料,竟然兴奋不已。

  李振明是当时902队分队党支部书记,他在杨衍忠的日记里出现次数较多,然而这位好书记却在1962年6月25日不幸溺水去世。在第二天的日记里,杨衍忠写到:“李书记之不幸,是党失去了一位好干部、好儿子,是我失去了一位敬爱的领导同志。当我寒冷的时候,他宁将自己的棉袄给我穿,而不愿看到我受冻……每当我们见面,他总是比哥哥还亲地问长问短。李书记,您将永远在我心中!我将加倍努力,尽自己的力量,完成您未完成的事业。”如今,我们都在说要传递正能量,其实传递爱就是传递正能量。李振明书记的一件棉袄就是温暖,就是爱。在当时年轻的杨衍忠眼里,李书记就是党的代表,李书记的棉袄就是组织的温暖。而他后来传递出来的对党的事业的感人至深的大爱,就是正能量在心中不断地积累和释放。

  杨衍忠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我在他的日记里总是习惯性地寻找闪光语言。从1961年到1966年期间的日记里,他多次提到毛主席的“谦虚使人进步”的教导。在那个火热的年代,杨衍忠虽然在日记里也写了一些激昂的语句,但仔细读来却是那么真诚。他融入了那个时代,同时又有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生活态度。1964年2月10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已经八九年未在家中过年,每逢过年,难免想起父母和家人,这是自然的。对于能就近利用假日回家的同志也非常羡慕,但为了工作,为了祖国的需要,在外过年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口号却依然崇高,全是对亲人和工作的纯朴的爱。

  杨衍忠是1966年7月31日被批准入党的,在这年3月的一篇日记里他写到:“树立牢固的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什么叫一心为革命?一切为革命?我考虑就是:党叫干啥就干啥,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全心全意把本职工作搞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而杨衍忠的理解大概就是一句话——全心全意把本职工作搞好。是啊,个人的工作是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而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支持党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轻轻地合上《杨衍忠日记选》书稿,杨衍忠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变得更加清晰了。稍稍有一点遗憾的是,杨衍忠上世纪80年代后的日记较少,这20年的时间正是杨衍忠最忙的时候,每天近千字的书写量是难以想象的。从杨衍忠日记里,我发现他的身体其实一直不太好,他那么艰苦地争分夺秒地工作,就是希望在身体尚好的时候完成《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资料。杨衍忠最近20年的日子是让我们心疼的,这段时间的日记并没有记录他的艰辛,也没有什么励志的语言,有的就是一位长者的温厚、一个忠者的正气和一个地质专家的勤勉。杨衍忠同志的爱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因此它是博大的,同时也是真实的,他的大爱正如他的日记里的文字一样洒落在他生命的每个时刻,同时也如同岁月一样在他工作过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足迹。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