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自然之声

汪民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强调
全面保障和促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2012-02-16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王少勇 丁全利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2月11日,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作工作报告,系统总结2011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并对2012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汪民强调,要夯实基础,强化服务,全面保障和促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汪民指出,2011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充分发挥基础性先行性作用,主动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在保障资源、保护环境、服务重大工程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十二五”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积极推进新机制,地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公益性地质工作基础性先行性作用凸显,新形成了一批找矿靶区,中央财政投入拉动了10倍的地方和社会投入,促进了找矿实现重大突破。此外,老矿山外围与深部找矿工作全面启动,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取得新进展。二是主动服务民生,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调查方面作出新贡献。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稳步推进,应急抗旱找水成效斐然,重点地区水文地质调查评价成果突出,重要经济区和重大工程区地质调查评价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服务,促进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成果应用发挥实效。三是强化业务支撑,服务国土资源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基础研究取得原创性成果,技术方法研发取得新进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取得成效,深部探测技术与实施研究专项顺利实施,深海大洋资源调查和科考再创佳绩,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地质科技成果获得一批重大奖项。五是完善服务体系,信息资料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电子阅览系统正式启动,地质调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与服务成效显著。六是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活动广泛而活跃。七是加强业务管理体系建设,地质调查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健全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积极推进业务建设,狠抓项目质量,加快技术标准升级换代,加强项目经费内部审计,加强成果宣传与业务培训。

  汪民强调,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坚定保障和促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信心。地质工作的需求依然强劲,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当前,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最主要任务,就是推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这一战略行动中找准位置,发挥好支撑保障作用,既是难得的重大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地质调查工作正处在履行重大使命的关键时刻,又处在重大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面对当前形势,要保持清醒认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汪民要求,科学组织,扎实推进,全面完成2012年地质调查任务。一是深刻认识两个规律,坚持公益性工作定位。要发挥好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先行作用,统筹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二是贯彻落实新机制,全面保障和促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公益性地质工作要充分发挥好先行和拉动作用,发挥好统筹部署作用,发挥好业务支撑作用,发挥好引领和指导作用。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要加强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研究;大力发展地质勘查技术,提高探测能力和水平;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力度,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野外调查的科技和现代化水平。四是拓展地质工作领域,积极服务国计民生。要加强水工环地质调查,不断延长地质工作链,建立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技术支撑体系,做好业务支撑,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五是着力抓好三个环节,提升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地质产品的设计、生产与服务,关键是要把握好“项目从哪里来,工作怎么干,成果怎么用”三大环节。从项目设置、组织实施到成果应用的全过程,都要树立产品意识,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自我服务的内部循环体系,实现从传统的提交地质成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转变。六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地质调查能力。要稳步推进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加快促进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实建强,继续狠抓项目经费管理,加强生产调度和安全管理,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