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自然之声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首发 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 新增有关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和海洋环境灾害的内容

2011-04-29      来源:国家海洋局网站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首发仪式今日将在北京举行。今年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在原有的基本框架下,加大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方面的内容和篇幅,新增了有关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和海洋环境灾害的内容。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分为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海洋法律与海洋权益、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和海洋政策与海洋管理等五大部分,全面总结和分析了中国海洋发展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海洋事业发展的形势和现状、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展望。据悉,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已组织编写了4部《中国海洋发展报告》年度报告。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指出,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但海洋的地位和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如此密切相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这是中华民族突破自古以来黄土文化和农耕文明,对国家物质基础和发展方向进行实践和认识的进一步升华。“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首次将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章节,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这是对以往政策的延续,更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逾3.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报告指出,沿海各地的海洋经济发展不同程度地支撑引领了地区经济的增长。当前,我国海洋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继续向有利方向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海洋经济应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实现较大发展。报告建议,在海洋经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中,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海洋经济各方面的发展规律,注重增长方式转变,科学集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注重海洋经济发展效益,坚持把海洋科技进步和海洋高技术产业培育作为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报告表示,目前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这与有关部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在制度完善、创新机制、提高能力等方面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是,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新一轮的沿海大发展背景下,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海洋灾害对人类具有重大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不当等使得海洋环境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有明显增加和增强的趋势。报告建议,海洋灾害的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控、治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海洋灾害预报警报和应急能力。

  报告认为,中国拥有广阔的管辖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雄厚基础。在陆地资源日益减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供给不足的严峻形势下,应在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保护,解决资源瓶颈制约问题,使海洋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地。(中国海洋报 崔鲸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