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现场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表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必须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和生态修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到203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6%。如果把森林比作立体生态屏障,那草原就是水平生态屏障。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加强草原资源和生态保护,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和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张建龙说,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是生态环境治理攻坚克难的必然选择。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信息,“十二五”以来,我国草原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中央投资累计超过400亿元。退牧还草工程是我国草原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该工程从2003年开始实施,到2018年中央已累计投入资金295.7亿元,工程的实施累计增产鲜草8.3亿吨,约为5个内蒙古草原的年产草量。2017年,我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5.3%,较2011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草原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草原保护仍然严重滞后,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整体退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草原投入不足、监管薄弱、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支撑水平低、超载放牧等问题突出。草原生态系统整体脆弱,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突出短板。”张建龙说。
张建龙指出,各地要根据当前草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另外,在认真组织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争取将全国所有草原都纳入政策实施范围,并进一步提高补助奖励标准。
针对当前我国草原科研和技术推广明显滞后的问题,张建龙提出,应积极争取国家设立草原基础理论研究专项,启动草原重大科技研发计划,尽快在草原退化机理研究和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郭香玉)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