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主任邓子新在题为“以合成生物学撬动大健康科技的创新和创造”的报告中阐述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健康与工业发展的贡献,表示合成生物学并不是一门纯粹的应用科学,其发展将推动我国医药、健康、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大变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在题为“蓝色转型推动水产种业竞争与发展”的报告中聚焦水产种业,分析“蓝色粮仓”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讲席教授洪明辉,在“海洋装备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报告中,围绕微纳制造及检测技术在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先进光学智能检测平台的建设、海洋装备领域的高端装备研发等方面展开阐述。
福建吉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其清在“我国海洋生物医药发展与转化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中指出,科研人员应以“科研上水平、转化上效益,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为理念开展研究,并介绍了海洋生物医药的上市产品,并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研究的成果转化情况。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申万秋,在“海洋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与建议”的报告中聚焦智慧海洋建设,并表示海兰信未来将围绕战略层面和业务层面积极寻求变革,在确保军工业务、海洋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全力拓展以海底数据中心为代表的主业发展方向。
高峰对话解码发展新路径。高峰对话环节由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张宇主持。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吴国梁,厦门大学教授、嘉庚创新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周涵韬,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产业处处长陈力分别围绕海洋产业园区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搭建、政策扶持作专题发言。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名誉主任洪华生,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总工程师王刚毅,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厦门市海洋专家组秘书长易瑞灶,分别就水产种业发展与转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装备研发、智慧海洋建设、海洋科技创新等方面展开高峰对话,上演一场“思想盛宴”。
部分与会嘉宾前往南方海洋创业创新(欧厝)基地调研,并到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等实地进行参观学习。
本次论坛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大学主办,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支持,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秘书处)、福建省协同创新院海洋分院、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筹)(厦门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创新联盟、厦门市海洋专家组共同承办。政府有关领导、重点高校院所代表、企业嘉宾和媒体代表近200人参加活动。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