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海洋

深圳大鹏湾海域出现“蓝眼泪”现象 夜光藻现出原形

2022-04-13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陈伊凡 易月圆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近日,深圳大鹏湾海域出现“蓝眼泪”现象:夜晚,海浪发出幽幽的蓝色荧光,仿佛繁星坠入大海。

  “蓝眼泪”的本质是一类海洋生物发光现象,能够引发“蓝眼泪”的浮游生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洋微藻夜光藻,另一种是甲壳纲无脊椎动物海萤。

  日前,深圳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技术人员前往“蓝眼泪”现象发生的海域,采集海水样品,开展分析工作。在光学显微镜下,“蓝眼泪”现象的诱因现出原形——夜光藻。

  据介绍,夜光藻的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发光颗粒——拟脂蛋白。这种蛋白白天呈粉红色,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发光颗粒收缩触发“变色”技能,在晚上呈现淡蓝色的荧光。夜光藻用触手捕食硅藻、绿藻、细菌甚至鱼卵等食物,在细胞内形成食物泡来消化,从而获取动物性营养。

  根据《赤潮监测技术规程》,夜光藻赤潮基准浓度为(0.3~1.0)× 10 4 个/升,当海域水体夜光藻浓度超过赤潮基准浓度时,暴发赤潮。经技术人员鉴定,深圳大鹏湾海此次“蓝眼泪”出现海域夜光藻浓度为9.0×10 5 个/升,超过赤潮基准浓度。

  据介绍,夜光藻本身不含赤潮毒素,一般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危害。但大量夜光藻聚集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一定影响,危害海洋生态环境。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