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旧貌换新颜
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2年后,宁波杭州湾新区正式成立。大桥全长约36公里,北部始于嘉兴市海盐镇,南部止于宁波市慈溪市水路湾。驱车从宁波市出发,宽阔的桥面上,车辆虽多,但不拥堵。透过两侧的护栏,人们可以看到美丽的海景。过了大桥,就到了宁波杭州湾新区。10年来,杭州湾跨海大桥客流量稳步增长。一桥飞架南北,为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宁波杭州湾新区位于浙江省慈溪市北部。在新区地图上,可以找到三塘、六塘、十塘之类的地名,它们依次平行而设,从大古塘到十一塘,从南向北递增,见证了人们在这里围垦开拓、围涂兴业的足迹。
从唐宋时期起,当地人就致力于将沧海变为桑田。古时候,独特的海湾地质环境促使岸滩淤涨,形成了大片土地,潮滩变为盐田,吸引了大批绍兴人、上虞人涌入。为抵御台风等灾害,当地人开始大规模筑塘围涂。
宁波杭州湾新区海洋水利管理中心副主任沈爱苗介绍,在2009年以前,这里仍然是一片芦苇丛生的滩涂。如今,随着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已经形成了数千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在人们印象里,滩涂上低坝高网等水产养殖设施,被湿地、高楼市取代。环境变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到这里创业安家。
宁波杭州湾新区成立之初,提出要打造一座“生产、生活、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三生三宜”之城,历经10年发展,现已初步实现了奋斗目标,有28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仅“中国百强企业”就有8家。湿地公园、方特东方神话乐园等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滩涂变乐园的魅力。
让鸟儿用翅膀投票
湿地素有“地球之肾”之称,可为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提供生长栖息之所。杭州湾湿地是我国八大咸水湿地之一,在维持杭州湾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涵养水分、调节气候、净化水体、防御风暴潮等。
作为湿地的“旗舰物种”,候鸟种群多寡、迁徙路线的变化是检验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自然指标。杭州湾湿地地处东亚—澳大利亚的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端,既有丰富的滩涂资源,也有大片的芦苇荡、荒草地。每年有大量珍稀鸟类在这里繁衍越冬,是候鸟从西伯利亚迁徙至澳大利亚的重要中转站。2005年,在全球环境基金会和世界银行支持下,宁波杭州湾新区启动杭州湾湿地保护工程。按照工程总体规划,湿地总面积达6300多公顷,力争打造成为国际候鸟湿地,兼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环境教育中心、东亚海洋消减陆源污染的示范基地、颇具吸引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等功能。
2010年6月,投资约1.4亿元、占地335公顷的杭州湾湿地一期项目对外开放。2011年12月,杭州湾湿地获批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0年来,杭州湾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从未间断。
虽然现在的湿地环境变好了,以前却是另一番景象。沈爱苗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湿地周边都是养殖池塘和滩涂,时常遭受潮水、海浪袭击,再加上互花米草入侵,严重破坏了滩涂环境和潮滩底栖生物生存环境。2010年以后,在政策引导下,人们意识到退养还湿的重要性,逐步改善滩涂环境,种植芦苇、滨海木槿、紫穗槐、木麻黄、旱柳等植物,并结合滨海湿地景观设计,修筑栈道、栈桥、广场、观鸟亭等设施。通过多措并举,严控入侵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重建滨海湿地动植物栖息地环境,建立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示范点。
近年来,随着湿地保护项目推进,区域生态恢复良好,鸟类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加,已发现鸟类303种,比修复前增加了134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达33种,比修复前增加了20种;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受威胁鸟类名录的鸟类达16种,比修复前增加了7种;记录浮游植物、底栖动物、鱼类等生物共550余种。同时,通过实施退养还湿工程,杭州湾湿地水质明显改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强,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看到宁波杭州湾新区政府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纷纷选择在这里扎根落户。
百姓尝到生态甜头
2018年,《浙江省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方案》出台,宁波杭州湾新区承担的2018~2019年整治修复主要任务是建塘江十一塘闸以东至三八江十一塘闸、共8.68公里的岸段。
2019年12月,岸段整治修复任务通过验收。经过生态整治修复,曾经脏乱差的岸线环境得到彻底改变,构筑物被拆除、养殖池塘被清理、建立了回收处理海漂垃圾的长效管控机制。为巩固整治修复效果,宁波杭州湾新区结合“湾(滩)长制”建设,对任务岸段加强巡查管护,促进自然修复进程。
沈爱苗表示,如今,新区人民非常珍惜这片海,真正尝到了“青山、绿水、蓝海”带来的生态甜头,人人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以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岸线整治修复,湿地环境越来越好,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带动了周边居民富民增收。开园至今,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累计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极大地提升了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国际影响力。
可以预见,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不断深入,宁波杭州湾新区将会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