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者在蛟龙号模型前合影
“快来,帮我和‘蛟龙’合个影!”近几天,在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洋经济成就展上,蛟龙号1∶1模型成了参观者的“打卡地”。观众们三五成群,争相与蛟龙号模型合影留念,并转发到微信朋友圈。
今年50多岁的深圳市民吴女士带着女儿前来观展。谈及蛟龙号,吴女士脱口而出几个关键词: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吴女士说:“虽然从事电信行业,但我对深海装备很感兴趣,所以就借着海博会的机会带着女儿过来看看。”
在蛟龙号模型边,其他“龙”家族成员模型同样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其中,“撞脸”小丑鱼的“潜龙三号”人气最旺。
“‘潜龙三号’外形如同小丑鱼,有‘嘴巴、眼睛’,但这些并不是摆设,而是实打实的高科技装备”。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潜龙三号”的“眼睛”里安装了螺旋桨,可控制航行方向。“嘴”的部分是前视声呐,可探测到水下环境,有效躲避海底障碍物。
记者现场看到,除了蛟龙号、“潜龙三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海龙号”“潜龙号”等系列水下机器人和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的模型悉数亮相,可再生能源以及海水淡化展区也聚拢了很多人气。
浙江省舟山市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工作人员带着潮流能模拟发电装置模型前来参展。“潮流能、波浪能和海上风能有何不同?”“这些能源是取之不尽吗?”“这项技术是自主研发吗?”……参观者不时提出各样的问题。“我们利用大海涨潮落潮时的水流带动叶轮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该发电站工程技术人员谢运林为观众耐心讲解。
“该项目由我国自主研发,是世界首座正式投入运营的海洋潮流能发电站。虽然距市场化、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谢运林告诉记者。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也带来了日产10万吨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模型和2台手持式海水淡化机,许多观众跃跃欲试,争相体验手持式海水淡化机。了解到设备的性能后,人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来自深圳市滨海电子有限公司的赵清对手持式海水淡化机很感兴趣,在展区询问了10多分钟。赵清说:“我们公司主营野外水杯,可将户外浑浊的淡水净化成饮用水,我想多了解一下手持式海水淡化机,看看能否开拓相关市场”。
主办方表示,此次展览精选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先进性的装备、技术、产品及案例,系统展示海洋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中有海洋科技、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修复、公众亲海空间,以及“海上丝路”建设、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内容,还设置了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展区,吸引了40余家涉海企事业单位参展。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