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海洋

江苏上海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践行发展新理念陆海统筹一张图

2018-07-03      来源:中国海洋报     作者:孙安然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近日,江苏、上海两地陆续划定生态红线,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江苏出台《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该规划涵盖全省陆地和海域空间,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总面积为18150.34平方公里,占全省陆海统筹国土总面积的13.14%。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9676.07平方公里,占全省管辖海域面积的27.83%。在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中,共划定大陆自然岸线335.63公里,划定海岛自然岸线49.69公里。

  根据规划,江苏省全省海域共划定8大类73块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河口生态系统、重要滨海湿地、重要渔业海域、特别保护海岛、重要滨海旅游区、重要砂质岸线及邻近海域等8种类型。同时,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分为禁止和限制两类区域,禁止类红线区面积680.72平方公里,占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7.0%。限制类红线区面积8995.35平方公里,占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93.0%。

  《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将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成果统筹整合,形成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陆海一张图”。

  《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共包含生物多样性维护红线、水源涵养红线、特别保护海岛红线、重要滨海湿地红线、重要渔业资源红线和自然岸线等6种类型,总面积2082.69平方公里,占比11.84%。其中,陆域面积89.11平方公里,长江河口及海域面积1993.58平方公里。自然岸线包含大陆自然岸线和海岛自然岸线两种类型,总长度142公里,占岸线总长度22.6%。

  此次,江苏省将13.14%的国土面积划入了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了江苏60%以上的森林(林地)生态系统和50%以上的湿地生态系统,形成了“一横两纵三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则涵盖了80%以上的重要生物栖息地和现存保护物种的栖息地、100%的城市集中式水源地,充分体现了上海市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功能。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