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海洋

潜心深海担大任——记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家彪

2014-05-14      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陈斯音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浙江省特级专家李家彪研究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李家彪是我国海洋划界领域的首席科学家,同时也是外交部海洋边界问题专家和多个国际科学组织的主席。作为中青年海洋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长期奋战在大陆架划界和国际海底矿区申请等海洋领域的第一线,曾获得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得“中国大洋突出贡献奖”、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等奖项。

  带头出海 领衔我国大陆架划界

  作为我国大陆架划界工作的首席科学家,李家彪深知自己责任重大。项目初期,只要科考船航行条件允许,他就带头出海工作。有时一年中,他有200多天奋战在海上,为我国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大陆架划界证据和第一手资料。

  在海上工作不仅要抵御突如其来的恶劣海况,还要抗击来自他国船队的阻扰。在一次作业中,某国派船干扰我方海上调查作业,要求我方离开他的所谓“领海”。

  李家彪不畏艰险,一边继续工作,一边严正指出:“我们正在中国海域进行科学调查,你船必须马上离开我调查航线,如再行干扰后果自负。”科考船只最终迫使对方迅速撤离,不敢再次挑衅。

  作为大陆架划界工作的技术总指挥,李家彪开展了周密的海洋科学调查、划界技术研究、国际案例分析和划界方案评价工作。特别是在大陆架划界工作进入到冲刺阶段后,他组织全国优秀专家学者组成划界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最后的攻关,一干就到后半夜。在对数以万计的文件、图像、数据进行反复核对、推敲后,最终圆满完成我国东海大陆架划界方案。据此,我国政府于2012年12月14日正式向联合国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

  作为划界案审议的重要程序,我国于2013年8月15日在联合国总部进行东海划界案的陈述和答辩,这是我国划界案小组第一次在联合国相关委员会面前详细阐述方案和接受质询。

  李家彪组织开展了大量技术准备工作,在答辩前的最后阶段,他放弃了假期和休息时间,汇总了最新资料和数据,精心编制陈述报告和答辩方案,进行最后的冲刺。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家彪作为我国代表团首席科学家赴联合国进行我国东海划界案科学技术陈述和答辩,获得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的工作得到了联合国专家的赞誉。

  投身大洋 组织海底矿区申请

  作为我国大洋中脊综合调查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和我国大洋硫化物资源申请工作组组长,李家彪多次担任大洋考察航次首席科学家。他领导科研团队,从零开始,8年来不断组织我国大洋中脊科学考察和硫化物资源探测。

  2010年,我国大洋科考第一次实行春节不休假的工作制度。李家彪刚办理完岳父的葬礼,就远赴印度洋,与科考队员们一起战斗。在遥远的大洋,科考队伴随着考察船隆隆的作业声,第一次在海上度过了春节。

  在圆满完成作业任务的同时,李家彪还努力深化对资源分布规律和机制的认识,以此支撑矿区选区和申请工作。在李家彪及其工作组专家的努力下,我国成为第一个向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交硫化物矿种申请的国家。

  李家彪长期奋战在海洋研究的第一线。他以身作则,带领科技人员,奋力拼搏,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大量海洋科研成果,为我国大陆架划界和国际海底矿区申请奉献了一份力量。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