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报讯 12月11日~18日,浙江省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公示了《舟山群岛新区十六门诸岛区域用岛规划》。作为全国区域用岛试点,舟山市将对定海区十六门沙锲山屿、大园山屿、泥螺山屿等8个无居民海岛进行整体规划,以提高无居民海岛的使用价值。
舟山海岛资源丰富,共有500平方米以上海岛1300个,其中无居民海岛1160个,占到全国的20%。长期以来,因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薄弱,投资成本过高等因素,造成了舟山市无居民海岛开发难度较大、资源优势难以发挥。
今年年初,国家海洋局出台了对区域用岛实施规划管理的若干意见,并确定了包括舟山市在内的5个地区试行区域用岛制度。区域用岛是指市、县级人民政府对一个或多个可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进行整体规划,并由地方政府依据规划先期开展码头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含纳入海岛管理的围填海工程)。这种用岛方式,将提高无居民海岛资源集约、节约和综合利用价值,改善区域基础设施,为将来开发利用创造条件。
十六门诸岛区域用岛是舟山群岛新区实践国家海洋局关于对区域用岛规划管理的一项海岛保护开发综合试点工作,也是落实《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关于完善海洋旅游产业的有力抓手。规划区域位于舟山群岛定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范围内,北邻甬东区块,东邻长峙岛,西邻东蟹峙岛,规划区总面积84.5258公顷。
根据《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该区域将建成交通便捷、生态环境宜人,集娱乐、休闲、商务等多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将着力于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开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发展港城景观游览、滨海综合度假、岛屿会所休闲,深入推进邮轮、游艇、海钓、康体等时尚海洋旅游基地建设,建设海洋文化主题旅游岛屿,提高产品质量和国际化水平,形成以海岛休闲度假为核心的旅游基地。
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区域用岛,对舟山无居民海岛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能为今后舟山群岛新区无居民海岛的综合开发推开提供经验。下一步,舟山市将根据该规划,积极向国家海洋局争取海岛整治修复补助资金,改善海岛生产、生活条件,为今后开发利用提供要素保障。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