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历史的片段,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在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海洋梦的伟大进程中,有一个名字、有一支队伍,必将永久地留存于历史记忆。这个名字、这支队伍,就是“中国海监”。
1998年10月,经中编办批准,国家海洋局正式设置“中国海监总队”。随后,中国海监总队机关,中国海监北海、东海、南海总队和沿海省、区、市海监队伍相继成立。从此,中国海监这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队伍,开始全面肩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海上综合执法使命。
1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海洋局正确领导下,中国海监坚持政治建队、军事建队、科技建队、文化建队,铿锵走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发展历程。海监人牢记使命、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依法巡视管控我国主张管辖海域(包括海岸带)、有效查处各种海上违法违规行为,为保卫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海洋开发秩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英勇无畏 维权护海尽显威名
海洋权益直接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全局,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维权执法,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国家和人民赋予中国海监的首要职责。
15年来,中国海监坚定不移地在我国主张管辖海域及其上空巡航值守,维权航迹覆盖北起鸭绿江口、南至曾母暗沙,包括苏岩礁、钓鱼岛、黄岩岛以及南沙群岛的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依法监视、处置各种海上侵权活动,针锋相对地与各种海上侵权主体斗智斗勇,有力地宣示了我海权主张,有效地实施了海域监管,充分地发挥了海上维权执法主力军作用,在广阔海天书写了维权护海的恢宏乐章,受到举国上下高度赞誉。
15年来,中国海监维权执法领域从最初的涉外海洋科研监管和电缆管道调查执法,不断拓展为包括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监管护航、外国军船和公务船监管、岛礁巡航守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等多项内容的宽广领域。自2006年实施全海域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以来,中国海监船舶执行定期维权巡航任务累计航行200余万海里,发现并处置各类侵权行为近千起。以2012年以来持续组织实施的钓鱼岛、黄岩岛常态化维权巡航为标志的一系列重大维权执法行动,成效显著,影响深远,充分展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强大能力与坚定决心,必将永载中华民族维权护海的光辉史册。
严格公正 行政执法扎实有效
兴海富国、以海强国,是国之大计。统筹保护与开发,是建设海洋强国、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15年来,随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中国海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海洋倾废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海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始终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效履行了查处违法用海行为、规范海洋开发秩序、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的职责。
在海域使用领域,经过近3年时间对沿海海域使用情况的排查摸底,到2002年《海域使用管理法》出台后,中国海监开始以日常巡查、常规执法与专项行动相结合的方式,依法对我国沿海地区海域使用状况实施全天候、网格化、立体化执法管控,逐步扭转了我国海域开发利用无序、无度、无偿的局面。从2003年起,中国海监持续开展“海盾”系列专项执法行动。2011年以来,中国海监又连续组织开展区域用海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对用海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核查监管。2003~2012年,“海盾”专项行动共查处擅自围填海等非法用海大案、要案760多起,收缴罚款40多亿元。
在海洋环保领域,中国海监先后组织渤海黄海海域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专项执法检查、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海洋工程”专项执法、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定期巡航执法等一系列执法行动。特别是从2009年起,连续4年组织“碧海”专项执法,集中查处环境违法大案要案,共立案1040多件,收缴罚款7400万元。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海监基本形成了以建设“美丽海洋、生态海洋”为目标,以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海洋倾废、海洋工程、海洋保护区等为主要执法对象,既注重常态化执法、又兼顾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海洋环保执法格局。
在海岛保护领域,从2010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正式实施起,中国海监制定出台《海岛保护与利用执法工作实施办法》、《海岛定期巡查工作规则》等制度规范,组织开展海岛执法示范,部署和运行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通过航空巡视、船舶巡查和登岛检查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领海基点所在岛屿进行重点巡查,累计完成我国80%管辖海岛的三维监视监测工作。2013年3月,组织对西沙群岛海岛及周边海域开展海空立体巡查。三年来,共开展海岛执法检查近5万次,发现违法行为130多起,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0多件。
任务牵引 装备能力快速跃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洋综合执法的地理空间复杂广泛,执法对象多元多样,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提高执法和管控效能。特别是海上维权斗争,不仅是法理的较量、意志的比拼,更是装备技术能力的博弈。15年来,我国海洋战略形势日益复杂、海上执法任务日益加重,中央高度重视海洋执法能力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中国海监海洋综合执法的物质技术条件持续改善,初步形成“陆、海、空、天”立体化装备技术体系,基本具备全天候、全海域巡航执法能力。
15年来,中国海监统筹维权和行政执法需求,分步实施、滚动推进海空执法平台建设,海监船舶、飞机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共有各型船舶440多艘,有10架海监飞机执行海洋航空执法任务。紧跟海洋装备技术发展步伐,瞄准世界先进水平,陆续研发采购配备一系列高技术海洋执法专用设备器材,建设运用溢油检验鉴定等执法业务系统,侦查、监视、取证、对抗等各项能力都不断提高。持续升级完善现代化指挥信息系统,建成中国海监专网,拥有光纤、短波、超短波和卫星等多种指挥通信手段,海上执法行动指控效能大幅跃升。依托涉海科研单位,建立中国海监信息中心、遥感中心、检验鉴定中心等9个技术中心,形成比较完备的执法技术支撑体系。
以人为本 队伍建设持续推进
海上综合执法工作的政策性、专业性、危险性都比较强,必须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队伍。15年来,中国海监以提高执法人员能力素质为重点,以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为手段,全面加强队伍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业务建设和廉政建设,队伍规模由小到大,已经成为一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能够有效履行使命的现代化海洋执法力量。目前,中国海监的组织架构是中央与地方相结合,国家、省、市、县四级建制体系,共有北海、东海、南海3个海区总队,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队,100多个支队,200多个县(市、区)级大队,总人数10000余人。海监人在长期护海管海的工作实践中,创造了佳绩,也赢得了荣誉,先后涌现出一批以全国海洋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维权执法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深潜海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为代表的英模典型。
队伍建设,贵在持久、成在规范、重在培育。15年来,中国海监始终坚持学军建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严格制度、严格训练、严格监督,不断锤炼强化整齐划一、令行禁止,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顽强作风与过硬素质。坚持统一标识、统一执法证件、统一执法文书、统一制式服装“四个统一”,加强执法资质管理,树立起依法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和执法权威。坚持抓培训、带队伍、强能力、促工作,依托军地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初级、中级、高级紧密衔接的培训体系,开发远程教育网络系统,持续开展常态化教育训练,海监队伍军政素质、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履职尽责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不断加强。
核心价值与精神特质,是一支队伍的生命、灵魂和文化底蕴。15年来,中国海监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激发提振海监队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凝聚力战斗力,在维权护海、执法为民的长期实践中淬炼积淀了以“忠诚、勇敢、公正、奉献”为内核的海监精神。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海洋事业,听党指挥、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热爱海洋。勇敢,就是在海上维权执法中英勇无畏,不怕流血牺牲,经得起生死考验。公正,就是在海洋行政执法中绝不徇私枉法,永葆清正廉洁。奉献,就是躬身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顾全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中国海监这种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凝魂聚气的独特精神,不仅是对历史豪迈的光辉写照,更将传承绵延,点燃未来的信念、激情与梦想。
继往开来 豪情满怀再创辉煌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15载栉风沐雨,15载劈波斩浪,15载辉煌荣光。15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对于中国海监来说却无比厚重、弥足珍贵。这15年,是中国海监勇担海上维权重任的15年,是中国海监恪尽依法管海职守的15年。15年来,随着世界海洋战略形势的复杂深刻变化,随着我国海洋事业前所却未有的快速发展,中国海监紧跟时代发展、紧随历史潮流,迎难而上、乘势而进,以海为家、与海为伴,依法执剑、靖海安疆,做到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真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祖国!中国海监的艰辛足迹和丰实业绩,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可以见证,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可以见证!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2013年7月22日,国家海洋局机关大楼门前换上了崭新的“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牌匾。这标志着海监、边防海警、渔政、海上缉私4支海上执法队伍的整合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也标志着海监队伍从此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开启新的历史篇章。回顾过去心潮澎湃,面向未来豪情激昂。海监人将根据新的职责定位,发扬自身优良传统,学习其他三支队伍宝贵经验,为重组后的海上执法队伍建设发展倾心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海洋强国梦再创辉煌!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