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盘锦市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问题导向+系统治理”为抓手,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工程,以务实举措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
一是刀刃向内破难题,啃下历史遗留“硬骨头”。针对未批占用海域建设跨海桥梁问题,盘锦市自然资源局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目前,桥梁拆除工作已经顺利完毕,3#桥梁、4#桥梁也分别取得用海用地手续。同时,规范海域管理,成功追缴应缴未缴海域使用金,实现全市海域使用金“零欠缴”,切实规范海域使用管理秩序。
二是系统治理夯实根基,构建全链条生态修复新格局。作为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抓手,盘锦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正按计划扎实推进,各项前期筹备工作有序落地,为后续工程高效开展筑牢基础。现已完成前期调研与实施方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滨海湿地蓝色碳汇研究、湿地底栖生物多样性研究等10项招标工作;潮沟设计与潮滩及其水文变化研究、滨海湿地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等6项已编制完成招标文件,计划近期发布招标公告。
三是协同发展谋跨越,打造蓝色经济与安全保障新引擎。盘锦市自然资源局一方面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协调市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文旅、辽河油田等部门,汇总形成涵盖海洋渔业、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等领域的海洋经济统计报表,为精准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助力蓝色经济提质增效。
另一方面,聚焦海洋安全保障,推动灾害预警体系“智慧升级”。加强海洋预警监测,对接市气象指挥平台,将海洋灾害预警报查询平台并入市气象局指挥系统,2025年上半年发布海浪提醒消息1次,警报消息7次。配合北海防灾减灾中心完成辽东湾海域海冰监测,发布海冰遥感监测通报72期。辽宁省海洋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已建设完成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从历史遗留问题的精准整改到海洋生态的系统修复,再到蓝色经济与安全保障的协同推进,盘锦市自然资源局以问题整改体现担当,以系统治理凝聚合力,正奋力探索具有滨海城市特色的海洋生态修复路径,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贡献盘锦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