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地方动态

九江市多举措融合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2024-07-11      来源: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近年来,九江市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和市委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重点任务,持续推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规划先行、长效监管。九江市先后编制完成了《九江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年度矿山生态修复规划》,初步形成以总体规划、年度规划、项目实施方案为主要内容的矿山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指导全市11个县(市、区)(浔阳区、濂溪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纳入了市本级规划)编制了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将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作为各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明确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属地政府的主体责任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强化修复全过程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争资争项、绿色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持续巩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成果,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6607.05万元,全面完成九江市118座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损毁面积11135.55亩)生态修复。2022—2024年,争取省级奖补资金631.05万元,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794.60亩。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九江市各县(市、区)先后创造性地摸索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经验做法。探索“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积极探索打通“废弃矿山—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打造“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乡村振兴”等品牌,实现了废弃矿山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融合。彭泽县御龙湾长江湿地公园、瑞昌市天嗣山公园和夫山矿山公园等3个案例入选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共计获得了省级奖励资金90万元。湖口县以均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为契机,科学谋划、统筹安排、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启动“矿山生态修复+增减挂钩”项目立项、实施,新增耕地指标,实现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下一步,九江市自然资源局将巩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切实筑牢和优化长江中下游生态保护安全屏障体系,积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并将治理工作与美丽乡村、矿山遗迹、科普体验、休闲观光、山地自行车等文旅项目相结合,打通“生态包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